秦军在邯郸训练骑兵,并拓荒三十五万亩之多。

    十万火急,军情!

    秦军拿下易邑。

    秦军剿灭代地赵余孽,突入督亢之地。

    秦军进入督亢之地,挖渠连通河水、易水、涞水、治水,十万燕国降卒开始投入挖渠,另征辟二十万燕国百姓,以工代赈,以田酬劳,挖渠。

    秦军拓荒百万之巨,秋收之后,产粮足够三年之用。

    ……

    这些军情,一会儿正经,一会儿就很不正经。连尉缭这个老战略家也看不懂了,只能皱着眉头喊:“国师高瞻远瞩,老朽无能,不能洞悉十之一二。”

    反正很牛逼,但是牛逼成什么样,尉缭表示根本就不知道。

    种地这种事尉缭还能理解一下,毕竟这是老秦的不二法宝。老秦发家就是靠着打仗和种地。但挖渠,这种事,他琢磨不出来。

    沟渠,其实就是运河。不同于田地之间的沟渠,是可以走船的航运。

    之所以放在易水、涞水段,主要是大河进入巨鹿地区,沿途都有大片的沼泽地,汛期水位高,水面宽广,但是航道难以琢磨。旱季的时候,大片的湖水变成了星罗棋布的小水泡,根本就没办法行船,也很难挖掘运河。

    郭威决定挖掘沟渠,肯定是好事。

    但目的呢?

    从大河挖掘连通蓟城的运河,对于郭威来说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尤其是黄河竟然在后世保定这边拐弯,不挖太可惜了。

    这日,咸阳蕲年宫,嬴政揉着头痛的脑门,将前线送来的捷报和秦军动向给诸公,然后问道;“诸位爱卿,国师此举意欲何为?”

    种地!

    这个目的不难猜,可问题是蓟城都被打下来了,只要封锁燕山山脉之中的几条北出塞外的道路,对燕战争也就阶段性的结束了。这时候郭威不准备离开蓟城,到地是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