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兴办洋务所用机器、编练海军所用船舰的大额采购订单诱惑,英国终于点头,答应为清廷居中说和,尽力劝服法俄撤军修好。
钮祜禄氏当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电告俾斯麦总理,英美六国已经愿意与大清止戈修好,希望德意志帝国稍加援手,为大清与法兰西共和国居中调解,免伤两国和气方为上上之策。”
曾纪泽颇为不解:“太后,法德世仇,德俄盟好,若请德国出面讲和,似乎在俄罗斯身上做文章更加容易。”
奕诒淡淡说道:“皇太后自有深意,小曾大人依旨行事即可。”
曾纪泽不敢多问:“嗻!”
在这场一触即发的外交危机中一直作壁上观的德意志帝国早就坐不住了,德国公使也不是傻的,自然很清楚钮祜禄氏这样做的用意:大清一向与德国修好,德国在大清国的这次危机中并没有发挥友邦的作用,如果连一个世代为仇的法兰西共和国都不愿意帮手钳制,大清自然没有维系两国邦交的意义,背盟德意志就变成了大清与法兰西修好的筹码之一,这绝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在远东的长久利益。
为大清开罪八国的蠢事德意志不能干,如果只是一个法兰西——德意志帝国的驻华公使就不会有什么压力了,法兰西公使很快收到通告:“大清是德意志帝国的友邦,德意志帝国皇帝决不会坐实清国遭受法兰西欺凌!”
此时的法国,距离普法战争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德国一施压,法国自然萌生退意,侵略清国的唯一合伙人还是德国的盟友,法国当然要忧心同时与德意志交好的俄清两国里外开花,面对清军时被身后的俄罗斯捅上一刀。
与此同时,清廷内部出现了一段震惊朝野的小插曲。
内阁副总理曾国藩上书,弹劾内阁学士兼学部尚书文祥,海军部侍郎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内阁行走容甫等人畏洋惧战,在皇太后谋划退敌之际蛊惑圣听、召见俄人,有挑唆至尊天伦、颠覆太后外交大计的嫌疑。
“老狐狸!”钮祜禄氏“哼”的一声,“早不言、晚不语,偏偏赶在这种大局将定的档口表露忠心,我还要领他的情不成?”
奕诒撇了撇嘴:“这些个汉臣,趋利避害的本事顶流厉害,早先大军压境,虽是观望局面,大约也不会相信您真能屏退八国联军,如今倒好,为了向您表忠心,连自己的门生都顾不上了。”
“可不是只有汉臣才会骑墙摇摆,这两日的请安折子都该没地儿放了。”曾国藩一口气得罪了三方势力,从反面看其实也算表明忠心的捷径,弹劾了近来与寿康宫亲近的文祥和青壮派的帝党势力代表容甫,曾国藩乃至整个曾家派系便只有宁寿宫一座山头可以尽忠投靠;与李鸿章划清界限,那就意味着曾国藩主动放弃了汉臣势力的首脑地位,钮祜禄氏对他们兄弟父子的忌惮也会随之消散,其间官窍,当然不是奕诒这个方及而立的武途亲王所能洞悉的。
“话又说回来,也亏得曾国藩摆了这一道,不然真有人给您扯后腿,保不齐就是功亏一篑的结果。”钟亲王问道,“该怎么处分文祥和李鸿章三个呢?”
钮祜禄氏略不思索:“教他们赋闲养老去吧!”
“嗻!”奕诒心道:文祥不到六十,李鸿章五十出头,容甫二十多岁——教他们赋闲养老,这个处分可是相当严厉了。
钮祜禄氏刚松一口气,郭嵩焘通传启奏:“俄罗斯公使求见母后皇太后,欲要商讨罢兵修好之细务。”
“告诉他们,我没想修好。”钮祜禄氏冷声道,“他要战,我便战,晓谕彭玉麟和陈玉成,北洋水师成军有年、未经一战,新军编练数载、从不对外,与俄一战,我是要看成果的。”
钮祜禄氏当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电告俾斯麦总理,英美六国已经愿意与大清止戈修好,希望德意志帝国稍加援手,为大清与法兰西共和国居中调解,免伤两国和气方为上上之策。”
曾纪泽颇为不解:“太后,法德世仇,德俄盟好,若请德国出面讲和,似乎在俄罗斯身上做文章更加容易。”
奕诒淡淡说道:“皇太后自有深意,小曾大人依旨行事即可。”
曾纪泽不敢多问:“嗻!”
在这场一触即发的外交危机中一直作壁上观的德意志帝国早就坐不住了,德国公使也不是傻的,自然很清楚钮祜禄氏这样做的用意:大清一向与德国修好,德国在大清国的这次危机中并没有发挥友邦的作用,如果连一个世代为仇的法兰西共和国都不愿意帮手钳制,大清自然没有维系两国邦交的意义,背盟德意志就变成了大清与法兰西修好的筹码之一,这绝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在远东的长久利益。
为大清开罪八国的蠢事德意志不能干,如果只是一个法兰西——德意志帝国的驻华公使就不会有什么压力了,法兰西公使很快收到通告:“大清是德意志帝国的友邦,德意志帝国皇帝决不会坐实清国遭受法兰西欺凌!”
此时的法国,距离普法战争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德国一施压,法国自然萌生退意,侵略清国的唯一合伙人还是德国的盟友,法国当然要忧心同时与德意志交好的俄清两国里外开花,面对清军时被身后的俄罗斯捅上一刀。
与此同时,清廷内部出现了一段震惊朝野的小插曲。
内阁副总理曾国藩上书,弹劾内阁学士兼学部尚书文祥,海军部侍郎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内阁行走容甫等人畏洋惧战,在皇太后谋划退敌之际蛊惑圣听、召见俄人,有挑唆至尊天伦、颠覆太后外交大计的嫌疑。
“老狐狸!”钮祜禄氏“哼”的一声,“早不言、晚不语,偏偏赶在这种大局将定的档口表露忠心,我还要领他的情不成?”
奕诒撇了撇嘴:“这些个汉臣,趋利避害的本事顶流厉害,早先大军压境,虽是观望局面,大约也不会相信您真能屏退八国联军,如今倒好,为了向您表忠心,连自己的门生都顾不上了。”
“可不是只有汉臣才会骑墙摇摆,这两日的请安折子都该没地儿放了。”曾国藩一口气得罪了三方势力,从反面看其实也算表明忠心的捷径,弹劾了近来与寿康宫亲近的文祥和青壮派的帝党势力代表容甫,曾国藩乃至整个曾家派系便只有宁寿宫一座山头可以尽忠投靠;与李鸿章划清界限,那就意味着曾国藩主动放弃了汉臣势力的首脑地位,钮祜禄氏对他们兄弟父子的忌惮也会随之消散,其间官窍,当然不是奕诒这个方及而立的武途亲王所能洞悉的。
“话又说回来,也亏得曾国藩摆了这一道,不然真有人给您扯后腿,保不齐就是功亏一篑的结果。”钟亲王问道,“该怎么处分文祥和李鸿章三个呢?”
钮祜禄氏略不思索:“教他们赋闲养老去吧!”
“嗻!”奕诒心道:文祥不到六十,李鸿章五十出头,容甫二十多岁——教他们赋闲养老,这个处分可是相当严厉了。
钮祜禄氏刚松一口气,郭嵩焘通传启奏:“俄罗斯公使求见母后皇太后,欲要商讨罢兵修好之细务。”
“告诉他们,我没想修好。”钮祜禄氏冷声道,“他要战,我便战,晓谕彭玉麟和陈玉成,北洋水师成军有年、未经一战,新军编练数载、从不对外,与俄一战,我是要看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