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摇了摇头,让他回去了。

    张清、武空等人得知他要离开羽林卫,相约下一次休沐去松竹馆为他饯行。

    刘淘甫同样把他叫去,语重心长,道:“你深谋远虑,为陛下下计,比老夫强多了。还请把握机会,多学些治国的学问,以备来日为陛下分忧。”

    程墨为昭帝能得明师教导直面霍光,他是知道的,抚心自问,以霍光今日的权势,他也未必有此胆量。他为程墨的勇气锐气折服的同时,也对程墨期望殷殷,深感后继有人。

    吴朝文臣武将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可以转换。像霍光,是大将军,总管全国兵马,但同时又处理政务;像武帝时期的周亚夫带兵平定七国之乱后,封丞相,是文职;像本朝的上官桀昔年曾带兵平匈奴,后任太仆,负责皇帝车驾。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程墨现在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他出身羽林卫,但凭他和皇帝的交情,皇帝亲政后一定会重用他,若是他能学好治国之策,岂不是皇帝的臂膀,百姓的福音?

    昭帝钦点程墨为伴读,刘淘甫满心赞叹,深觉皇帝聪慧过人。可不是谁都有机会拜这几位大儒为师啊,这下,程墨能学治国之术了。

    程墨只是觉得昭帝这样不行,不管以后能不能亲政,总得积极准备,努力争取嘛,所以才为他争取读书的机会,没想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看着刘淘甫严肃的老脸,他深觉责任重大,认真思忖了一会儿,道:“还请大人放心,我一定不让有心人打扰陛下读书就是。”

    权力还是交给皇帝吧,让皇帝去认真学习就好了。

    “你啊!”刘淘甫叹气,道:“枉你这么聪明,难道没想过陛下亲政后,丞相由谁出任么?”

    程墨吓了一跳,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道:“大人慎言,丞相一职事关重大,岂是小子能屑想的?”

    何况现在的丞相完全是摆设,有时候并不是职务越高,权力就越大,还须看人,看能力。

    刘淘甫努力说服:“现在当然不可能,但假以时日,定然无人能阻挡你的脚步。”

    患难之交的情份,无人能比啊。到时,他们这些老头子早就去见阎王了,程墨又有了阅历,正好坐上这个位子。

    对于刘淘甫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程墨只是摇头,道:“小子只想干到二十五岁,然后娇妻美妾,含饴弄孙……”

    一句话没说完,刘淘甫气得抬腿就踹,大喝:“滚!”

    真是气死他了,二十五岁就想含饴弄孙,有二十五岁的老头子么?可气的是,这小子十八岁了,还没娶妻。他二十五岁哪来的孙子?这不是糊弄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