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仟从淡淡的伤感里回过神来:“嗯呢,很少有从小学作曲的吧,哈哈哈哈。”那长大头发岂不是都掉光光。

    “以前是学表演的?唱歌?”nV孩的嗓音很适合唱歌。

    “对,”陆仟点头,已经恢复了正常,笑着掰手指头,“唱歌,跳舞,钢琴,都要会。小时候可都是全开麦唱跳。”

    甘明熠单手托腮,也笑:“那怎么会想不开,改学作曲?”

    作曲专业是出了名的难学和难考。

    首先对于乐器的要求就不低,再者学作曲并不只是单单为一门乐器创作,需要了解所有的现存乐器,光是配器法这一门课就能击退很多人。作曲也不仅仅是谱曲子这么简单,需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音乐生需要学习的“小三门”——乐理、视唱、练耳重要程度相当于语数英,作曲系都考的最高难度;作曲系还有必修“四大件”——和声、曲式分析、配器法和复调,不但这些课都需要学习最高难度,还需再学习额外的中西音史、当代音乐分析、电子音乐等等很多必修的理论课。

    现在的主流音乐界,已经从古典浪漫发展到了当代音乐新音乐、先锋音乐,作曲界如今的大趋势是创作一些新音乐作品。不单限于是旋律的编排,更需要去从以往的乐器上挖掘新的声音,或是直接开发新的乐器,这对想象力又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Si磕理论就能学好作曲。

    作曲系有时看上去很轻松,好像不需要练琴也不需要背着乐器到处跑,一台电脑或是一本谱子就可以走天下。但真正坐下来写曲子又是整夜整夜的熬,没有灵感又必须出作品的时候更是艰难。有些作曲学生,甚至会因为无法写出心目中的完美作品而得抑郁症退学。

    总的来说,作曲是一门需要有宏观思维、刻苦意志的学科。除非你是天才中的天才,否则光有一腔创作的热血,还真学不了。

    陆仟决定换专业时,甚至有老师劝她:“nV孩不要学作曲,太苦了。”

    但是陆仟改学作曲时没想那么多。一是她天生适应能力很强;二是许是从小在音乐里长大,加上她乐感非常好,小学就有尝试过自己写作歌曲,效果还不错。

    最重要的是高中改专业时哪知道未来会这么苦啊,后悔也来不及了。

    陆仟简单地给甘明熠说了一下她改学作曲的全部过程,甘明熠听完微微睁大了眼:“你小学就写曲子了?很厉害。”他能理解为什么陆仟对于自己的专业很自信,这不是一天两天的积累。

    被男孩夸奖,陆仟有点不好意思,她不是想要刻意炫耀,便转移了话题:“那你是为什么学小提琴?”

    甘明熠也三言两语地给她说了一下自己学琴的故事,跟陆仟想的差不多。在他父母的心里,学一门乐器是理所当然的事,待他年纪差不多,便托关系直接为他找了音乐学院的教授。一开始只是为了培养艺术情C,但教授发现他在这一方面确实有天分,便逐渐开始往专业的方向走。他自己挺喜欢小提琴,练琴也算刻苦,最后进音乐学院而不是以艺术特长生进普通大学,也是他自己的决定。

    说到这,甘明熠想起了一件事:“我考校考之前,教授还给我准备过一首新音乐。”

    陆仟眼睛亮了一下:“真的假的?哪个作曲家的呀。”

    目前新音乐虽说是大趋势,但主要还是在国际上b较流行。国内的音乐学院除了作曲系以外,依旧主攻古典音乐。很多国内的教授都不喜欢新音乐,觉得“太过先锋”,甚至有一些近十几年的新音乐技巧,大部分教授都不了解,更不要说给自己的学生教授新音乐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