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因为还未到午饭饭店,饭堂的人并不多,大多长桌都空着,只有一名一名穿着军服的年轻人坐在长桌前,这位士兵看上去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面前摆满了各色美食,看得三天没吃好饭的易觉明差点挪不动步子。

    见易觉明来到饭堂,士兵冲着他扬起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冲着他挥了挥手:“易大人。”

    易觉明挑了挑眉,问道:“您是...?”

    士兵笑道:“我是虞参将手下的人,恰巧路过此地,遇见了倒在路旁的易大人,便遵从参将大人的命令,顺手把您送回这处客栈了。”

    见易觉明点头,士兵便一面找店小二要来碗筷,一面客客气气地道:“易大人连日奔波,想必也是累了,您请先用些午膳填填肚子。”

    易觉明毫不客气地接过了碗筷,然后开始大快朵颐了起来。但即便是被饿得快要成为一张纸片,在士兵看来,这位易大人的吃相依然得体而文雅。

    过了约莫一刻钟,易觉明放下空空如也的瓷碗,问道:“你们前来此处所谓何事?”

    士兵答道:“我们皆是参将的亲信,随着他一并回京述职,行至奉天之时恰巧听闻此处有一窝山匪常年盘踞,便顺手将这山匪剿了。”

    易觉明:“...顺手?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士兵:“一共二十三人。”

    易觉明:“所以你们二十三人,就将这窝盘踞多年,连官府都没办法的山匪给剿了?”

    士兵的面上隐隐带了点自豪,他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不置可否地微笑起来。

    易觉明直面过山匪的可怖之处,于是心中便更加震撼,也不由得对这支小队的主将生出了点好奇来:“你们的主将姓虞?是哪位虞参将?他现在身在何处?”

    提起这位虞参将,士兵的表情隐隐露出了一点自豪来,一一答道:“我们参将大名虞霄,正是那位被外派至边疆一年之后,便被召回京城的虞参将。”

    易觉明:“...虞霄?上届科举的武举探花?”

    士兵:“不错。”

    虞霄是朝中与民间的名人。

    他在弱冠之年就一举夺得武举状元,据说还生了张漂亮的脸,成了许多姑娘们的梦中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