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早晨,她背着竹筐出门,却正好撞见了邻居家的赵翠兰在门口摘菜叶子,她便顺势打了个招呼,说:“赵姐好。”

    本是想打声招呼就走,谁知道赵翠兰突然放下手里的活,过来问她:“绣儿,我怎么见你每天都往山上跑啊,每次还带回一筐的东西,你是懂医术的,是不是山上有什么好东西啊。”

    李绣不是什么大方的人,若这山上真的人杰地灵到处是珍贵药品,带着全村一块致富未必不可,可那山上就几株普通草药,通常都是论斤要价的东西,她何必告诉别人反倒让自己吃了亏,便打哈哈说:“哪有什么宝贝,就是一些止咳活血的草药罢了,我大约懂一些药理,想着烂在地里也是烂了就摘回来,兴许用得着。”

    这话一说,赵翠兰的眼神中满是鄙夷,啧了啧嘴,道:“绣儿,你这就见外了,既然只是一些普通草药你告诉我有什么的,我即便不为了卖钱,摘回来,家里人有个小病也能吃。”

    “是药三分毒,这药哪是能随便吃的。不是我不告诉你,我只是怕你不懂药理,到时候再吃错了药。”说着,不等赵翠兰再说话,李绣拽了拽身上的竹筐带子,道:“行了,赵姐,不跟你说了,我走了。”

    赵翠兰看着李绣就这么朝着上山的路走了,不住咋舌,片刻后一寻思,便悄无声息地跟在李绣的身后走去。

    这几天李绣找了不少地方,虽然没有把山里走遍但是近处她也都挖过了,今日她发现越往深处走,草药便越多。

    她不是贪多的人,就随便挖了挖,凑满了一竹筐便回去了。

    晚上,李绣照例把所有的草药都清洗蒸熟再放在门外风干。

    刘氏不知道李绣每天采这些草药做什么,但也猜到李绣现如今是在积极赚钱,便没有多说什么,哪有人嫌钱多的。

    但陈秀月却觉得李绣一个女人总是后山跑不像话,劝着李绣跟她一块在家做缝缝补补和绣花的生意。

    李绣毫不留情地说:“绣花那种事情我做不来,你不必强人所难。”

    绣一幅手帕的价格在二十文到五十文,但就算绣工好的也要不眠不休绣上三天,这个对于李绣来说太不划算。

    再说,绣花这个事情有张贵生代劳了。

    张贵生开始也是绣不好的,但是被她“教育”几次之后,绣的有模有样。现在,李绣一回屋里就能看见张贵生撑着炕桌绣花,那模样贤惠极了。

    总算这男人也有了事情做,而不是每天贱

    兮兮地讨打。

    翌日清晨,李绣梳洗过后便又往山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