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毕,江诗蕴果然带着大家一起去看地了,先是河边的那两百亩上等良田,其中有十亩用作育苗,稻种一共泡发了十瓮,足够用来种植这些田了,因为时间关系,这里便主要用来种植晚稻,等晚稻收割之后,就可以种植二季稻。
每一亩大约可以栽种秧苗二十亩,十亩就刚好够两百亩。为了以防秧苗不够,江诗蕴还预留了五亩用来直播,也就是直接把泡发的稻种撒入播种。
另外那五十亩普通水田,江诗蕴便决定用其中三十亩种小麦,其余二十亩种菜蔬。这个季节能种的菜已经不对了,所以江诗蕴还想去南北行商的杂货铺里找找看,希望能找到西瓜的种子,这个季节种下去,到八月就能吃到西瓜了。还有大虫山下五十亩的旱地,便用作种植荞麦和棉花,北方的土壤多是碱性土壤,而棉花和荞麦的生长习性最适合在这里种植了!
至于那二十亩的菜蔬,江诗蕴决定交给江云芳去处理,她对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在江诗蕴私心上并不赞同江云芳那么辛苦自己种庄稼。但是江诗蕴甚至她的脾性,作为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庄稼人思想的她,总觉得手里头有地心里才踏实,有地可种庄稼,这日子过得才算舒坦!
所以说江诗蕴这个安排也算是恰到好处,既能照样拥有大片土地,不费什么功夫就可以坐等收成,又能让姜云芳尽量满足自己,随时种些自己想要种的东西。
当江诗蕴把这一想法告知江云芳的时候,她瞬间便红了眼眶,哽咽着一把抱住江诗蕴,不住地说着“谢谢”。江诗蕴自己到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在她们看来,这便成了天大的赏赐般那二十亩准备种植菜蔬的地因为紧挨着旱地,在庄子东北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离庄子近的很,倒也方便,所以江诗蕴便没带她们过去看那旱地,只站在路口指着那一大片苞谷地,笑道:“那处便是咱们剩下的五十亩旱地,现下还种着苞谷,不过看样子长势并不是很好,我直接连着那个也一起买了,一会儿去咱们掰一些来吃。”
“什么?现在就去掰了?”江云芳诧异地看着她,一副很是震惊的模样。
而一旁原本还闷闷不乐的江云艾则瞬间窜了起来,兴奋地问道:“嫩苞谷也能吃吗?好吃吗?”
陈春燕担忧地蹙眉:“蕴儿,这嫩苞谷都没成熟就吃了也太可惜了,况且咱们一向都是等苞谷熟了再掰下来剥谷粒磨成粉的,这会儿就掰下来,怎么磨粉啊?”
江诗蕴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这苞谷在这个时代还不曾有过像现代那样吃嫩的呢!大家都是等苞谷完全成熟干化了才掰下来晒干剥离,然后磨成玉米粉。她忽然想到自己刚来此处的时候,的确是吃过好多次玉米糊糊,却从未吃过新鲜的嫩玉米,还觉得有些奇怪呢!她们分明就种着玉米,为何不弄来煮着吃呢?现下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遂笑道:“那苞谷嫩着的时候才好吃呢!你们只知苞谷熟了磨粉吃,却不知嫩着的时候煮着吃才是真正的美味!而且还照样能顶饱!一会儿咱们掰一些回去让云薇煮着吃了就知道了!”
突然被点到名,江云薇有些傻愣愣地抬起头:“啊?我煮啊?可是我不会煮嫩苞谷啊!”
江诗蕴不禁噗嗤一声笑起来,挑了挑眉,一边领着大家回庄子去拿工具,一边跟大家解说起来:“那嫩苞谷的做法可多了呢!可以直接白水煮熟,可以蒸着吃,亦可烤着吃,还能用来炖汤。比如玉米炖排骨啊!炖猪脚啊!剥了玉米粒炒肉吃啊!都是绝佳的美味!”“玉米是何物?”大家光是听江诗蕴说的那些都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可是一想到她说的“玉米”,瞬间便齐齐脱口而出,竞相问了起来。
江诗蕴愣了一下:“就是苞谷啊!嫩的时候我管它叫玉米,煮熟后一粒粒浑圆饱满,晶莹剔透的,可不就像玉做成的米一样么?”江诗蕴不禁咋舌,差点就露了馅了!这玉米的叫法可不是在这个时代。
据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提到过玉米最初的叫法,有“玉黍,包谷,苞米,玉蜀黍”等叫法,因为最初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三十几年就是当时的波斯人从欧洲带来,经由中国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然后又在巴郡贵州云南等地流传到中原地区,所以一开始又叫“蜀黍”。在这里了大家都把这个叫做苞谷,也是比较贴近现代北方人对玉米的称呼了。
听到江诗蕴的解说,大家恍然大悟地齐齐“哦”了一声,便都兴奋地拿着工具往苞谷地里走去,还时不时问她两句嫩苞谷吃起来味道咋样,香不香甜,直问的江诗蕴哭笑不得。
因为这一片的苞谷被野猪什么的祸害了不少,直到真正到了那处,江诗蕴才发现为何此处长势会如此差!可不单单是野兽会祸害的问题,靠近大虫山那一片的苞米杆子很多都有被噬咬的痕迹,看得出是被某种昆虫咬过的齿痕。
这就让江诗蕴不得不想到了玉米螟和蚜虫,看着噬咬面,的确不像是大型动物咬过的,而且有粉屑残留,一看就知道是蚜虫。玉米螟专吃玉米杆和雌花,一般还未传粉就已经被它吃光了,哪里还长得出玉米来?所以这一大片都长势很不好。
每一亩大约可以栽种秧苗二十亩,十亩就刚好够两百亩。为了以防秧苗不够,江诗蕴还预留了五亩用来直播,也就是直接把泡发的稻种撒入播种。
另外那五十亩普通水田,江诗蕴便决定用其中三十亩种小麦,其余二十亩种菜蔬。这个季节能种的菜已经不对了,所以江诗蕴还想去南北行商的杂货铺里找找看,希望能找到西瓜的种子,这个季节种下去,到八月就能吃到西瓜了。还有大虫山下五十亩的旱地,便用作种植荞麦和棉花,北方的土壤多是碱性土壤,而棉花和荞麦的生长习性最适合在这里种植了!
至于那二十亩的菜蔬,江诗蕴决定交给江云芳去处理,她对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在江诗蕴私心上并不赞同江云芳那么辛苦自己种庄稼。但是江诗蕴甚至她的脾性,作为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庄稼人思想的她,总觉得手里头有地心里才踏实,有地可种庄稼,这日子过得才算舒坦!
所以说江诗蕴这个安排也算是恰到好处,既能照样拥有大片土地,不费什么功夫就可以坐等收成,又能让姜云芳尽量满足自己,随时种些自己想要种的东西。
当江诗蕴把这一想法告知江云芳的时候,她瞬间便红了眼眶,哽咽着一把抱住江诗蕴,不住地说着“谢谢”。江诗蕴自己到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在她们看来,这便成了天大的赏赐般那二十亩准备种植菜蔬的地因为紧挨着旱地,在庄子东北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离庄子近的很,倒也方便,所以江诗蕴便没带她们过去看那旱地,只站在路口指着那一大片苞谷地,笑道:“那处便是咱们剩下的五十亩旱地,现下还种着苞谷,不过看样子长势并不是很好,我直接连着那个也一起买了,一会儿去咱们掰一些来吃。”
“什么?现在就去掰了?”江云芳诧异地看着她,一副很是震惊的模样。
而一旁原本还闷闷不乐的江云艾则瞬间窜了起来,兴奋地问道:“嫩苞谷也能吃吗?好吃吗?”
陈春燕担忧地蹙眉:“蕴儿,这嫩苞谷都没成熟就吃了也太可惜了,况且咱们一向都是等苞谷熟了再掰下来剥谷粒磨成粉的,这会儿就掰下来,怎么磨粉啊?”
江诗蕴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这苞谷在这个时代还不曾有过像现代那样吃嫩的呢!大家都是等苞谷完全成熟干化了才掰下来晒干剥离,然后磨成玉米粉。她忽然想到自己刚来此处的时候,的确是吃过好多次玉米糊糊,却从未吃过新鲜的嫩玉米,还觉得有些奇怪呢!她们分明就种着玉米,为何不弄来煮着吃呢?现下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遂笑道:“那苞谷嫩着的时候才好吃呢!你们只知苞谷熟了磨粉吃,却不知嫩着的时候煮着吃才是真正的美味!而且还照样能顶饱!一会儿咱们掰一些回去让云薇煮着吃了就知道了!”
突然被点到名,江云薇有些傻愣愣地抬起头:“啊?我煮啊?可是我不会煮嫩苞谷啊!”
江诗蕴不禁噗嗤一声笑起来,挑了挑眉,一边领着大家回庄子去拿工具,一边跟大家解说起来:“那嫩苞谷的做法可多了呢!可以直接白水煮熟,可以蒸着吃,亦可烤着吃,还能用来炖汤。比如玉米炖排骨啊!炖猪脚啊!剥了玉米粒炒肉吃啊!都是绝佳的美味!”“玉米是何物?”大家光是听江诗蕴说的那些都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可是一想到她说的“玉米”,瞬间便齐齐脱口而出,竞相问了起来。
江诗蕴愣了一下:“就是苞谷啊!嫩的时候我管它叫玉米,煮熟后一粒粒浑圆饱满,晶莹剔透的,可不就像玉做成的米一样么?”江诗蕴不禁咋舌,差点就露了馅了!这玉米的叫法可不是在这个时代。
据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提到过玉米最初的叫法,有“玉黍,包谷,苞米,玉蜀黍”等叫法,因为最初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三十几年就是当时的波斯人从欧洲带来,经由中国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然后又在巴郡贵州云南等地流传到中原地区,所以一开始又叫“蜀黍”。在这里了大家都把这个叫做苞谷,也是比较贴近现代北方人对玉米的称呼了。
听到江诗蕴的解说,大家恍然大悟地齐齐“哦”了一声,便都兴奋地拿着工具往苞谷地里走去,还时不时问她两句嫩苞谷吃起来味道咋样,香不香甜,直问的江诗蕴哭笑不得。
因为这一片的苞谷被野猪什么的祸害了不少,直到真正到了那处,江诗蕴才发现为何此处长势会如此差!可不单单是野兽会祸害的问题,靠近大虫山那一片的苞米杆子很多都有被噬咬的痕迹,看得出是被某种昆虫咬过的齿痕。
这就让江诗蕴不得不想到了玉米螟和蚜虫,看着噬咬面,的确不像是大型动物咬过的,而且有粉屑残留,一看就知道是蚜虫。玉米螟专吃玉米杆和雌花,一般还未传粉就已经被它吃光了,哪里还长得出玉米来?所以这一大片都长势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