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便已到上梁的黄道吉日,在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十几个汉子扛着绑了大红绸布的主梁,喊着号子嘿哟嘿哟地架起了梁。

    为了以免发生意外砸到人,江诗蕴特地让人准备好轮盘和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吊着主梁慢慢往上升,在大家殷切期盼下,稳稳地架在了正厅。

    一声欢呼,主梁便已上成,随后便有专门的司仪,请了香,朝四面拜拜,于正中设了一处香案,司仪把香依次放好后,便开始致辞了。

    司仪请的是村里最有学问的李家族老,是个郁郁不得志的老秀才,在村中设立了一家私塾,教孩子启蒙。虽说收的束脩并不算多,可到底是要收钱的。村里想得通的村民便会把孩子送到那儿读书,想不通的,宁愿让孩子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也不愿出那点束脩,加重家里的经济负担。

    所以,李秀才虽然学问还不错,却始终收不到多少束脩,每每艰难度日,都是江大壮送去一些野物和粮食来勉强过活。江大壮死后,李秀才有段时日一度吃不上饭,差点没熬过去!

    后来江诗蕴渐渐把日子过红火了,便想起原身记忆里的这件事,便悄悄送了些粮食去,倒是于雪中送炭,救了他一命!

    所以,江诗蕴去请他当司仪时,他二话不说便应下了,足足准备了三天,便写出这么洋洋洒洒的赋词来,念得大家都忍不住打起了呵欠。

    江诗蕴也有些忍耐不住了,这特么就跟在现代听校长会前讲话一样,长得人打瞌睡!

    “先生!差不多可以了!”江诗蕴不动声色着挪到李老身后,细声低语:“乡亲们都有些困倦了,不如直接进入下个步奏吧!”

    李老一愣,有些不悦,抬眼看去,却多是脸上有不耐之色的乡亲,心里便有些噎得慌。可江诗蕴作为主家都开口了,他也没理由说什么。

    于是,只好含恨作罢!

    李老让江家所有人都在香案前祭拜祖先,简单的说两句,便宣布正式开席。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大家都兴奋地看着桌上陆续摆上的美食。原先准备让大家垫肚子的点心,几乎每桌都吃了个精光!

    当然,并不是每桌都这么“正经地吃”,有些爱贪小便宜的,偷偷把点心往衣服里藏,能藏多少是多少,所以还没等大家都吃个尽兴,往往点心就已被搬空。

    又小孩子早就闹腾起来,还想要点心,江诗蕴虽有些不悦,可还是拿出了一些剩下的瓜子和糖果。说起点心,江诗蕴就不得不说,她当初去集市找点心铺子时,发现里面多是些果脯和饴糖,样式倒不是单一,只是品种很少。

    原来这个时代竟真的和历史上的宋朝差不多!饮食、住宅、官员等级称呼什么的,还有服饰和风俗,基本上和宋朝差不多了,难道现在真的是宋朝?

    江诗蕴不是没有疑惑,还曾去书店找过相关典籍,还旁敲侧击地问了几次最是博学的李老,不过遗憾的是,这里似乎只是一个与宋朝很相似的朝代,历史上并没有这个朝代的相关历史记录,不是被历史洪流湮没,便是在她所处的那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经过后来的证实,江诗蕴终于得知,此处并非她所熟知的世界,而是一个异次元世界,估计是历史夹缝中被遗忘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