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皇帝亲自发话了,下面的人不愿意配合也难搞。

    首当其冲的就是户部,皇帝批准了银子,但户部却以各种借口拿不出来。

    要么说哪儿的账还没有收回,要么说哪儿的税没有算清,反正就是‘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但这个‘暂时’要暂时多久,谁也不知道。

    顾培风找人打听了下,很快就知道户部尚书是谁的人了——太子。

    这个结果他倒是不意外,但路还是要修的,总不能因为太子为难就不修了吧。

    “募捐?”皇帝皱了皱眉头,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是的,募捐。”顾培风站在殿上,将自己的计划侃侃而谈。

    “自古以来造桥修路就是一件善事,刻碑记名也时常有之,臣这次要为陛下修造全国的路,一人之力难以为继,但若是上下一心,想来做成此事就要简单很多。”

    按照顾培风的说法,将越朝需要修路的地方分为几个区块,每个区块选一个负责人,再由当地的官员、富商一起捐款,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待路修完后,百姓方便了,当官的有政绩,而富商则有道路优惠。

    所谓道路优惠,是指水泥路需要人力和财力维护,因而会按照距离增设收费站,尤其对于运送货物的商人来说,货物的重量数量也关系到路费多少。

    这时候虽然有官道,但那大多是人自己走出来的,少有的是因为离城池近,官府会开辟一些道路,因而并没有道路收费这一说法。

    皇帝显然对此并没有意见,国库虽叫国库,但说白了还是皇帝的金库,要不是顾培风跟他画了一张大饼,游说修水泥路的种种好处,单让皇帝拨款修路他是不太愿意的。

    道路收费暂且不论能收多少回来,但蚊子腿也是肉,皇帝自然不会拒绝。

    “顾卿的想法很不错,那么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去处理吧。”

    从皇帝那儿得了圣旨,顾培风当天就先带着人去户部了。

    京城附近也要修水泥路的嘛,那么身为户部的官员,捐钱也是应当的。

    开始的时候户部尚书不情不愿,让人捐了五十两就觉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