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庄内楼阁静伫,鸦雀无声。

    等漪涟和陆宸赶到后门时,圣旨早宣完了,所有人站在院子里,乌压压一片后脑勺,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不知情的两人默默摸索上去,装作虔诚无比再凑两颗脑袋。

    他们凑上去时正踩着某人的一句话尾,没听太清楚,只瞧着身边几名弟子各个昂首提胸,纷纷端着潇洒倜傥的姿态将衣摆甩出一道风。糙汉子装哪路风流才子,漪涟嫌弃的瞄了几眼,连最小的师弟都知道,戏过了!

    漪涟往旁边一打听,说是贵妃身边的红人来啦!

    说的是负责送赏的曹公公,奉旨前来传达皇恩浩荡,顺便靠着一张巧嘴讨点好处。这才寥寥几句话,说什么江湖侠客,一表人才,把一群青春懵懂的少年夸得喜滋滋的。可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精,段数不止于此,闻得出陆华庄的价值,更懂得套近乎。

    “都说陆华庄人杰地灵,咱家今日有机会见识见识可高兴了,怎的陆庄主不大高兴?”

    “皇上恩泽我庄,自然高兴。”一位肤色古铜的中年男人答道,他目光炯炯立于众人之前,便是陆华庄庄主陆书云。别看他蓄着短髯好似粗矿,其实最是个慈眉善目的厚道人。

    曹公公一脸体谅,“庄主苦恼,咱家是知道的,见罪于天子谁都不好受。”他指的无非是皇帝小住的那些事儿,虽然不知内情,但赏赐送来了,就说明皇帝根本没打算怪罪。利用小事拉关系,得了便宜还卖乖,何乐不为。

    “您放心,夏娘娘是皇上心尖上的人儿,有娘娘美言,自然是不会坏事的。”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应和,“您说的极是,我等山野之人,惶恐的很,往后还要仰仗您多多提点啊。”

    曹公公另眼一看,“这位是……”

    陆书云侧目须臾,代为答道,“为公公介绍,这位是在下二弟,陆书庸。”

    庄主有一弟一妹,分别是庄里的两位堂主。三人性格迥异,分管了庄里的三样绝学,行事作风大不相同。

    陆书庸管着庄里财政大权,庄里人称‘三眼鬼婆’,因为他眼睛小,心眼小,成日只懂往钱眼里钻,曾经为了一文钱和送菜大娘争了半时辰,比管家婆还麻烦。据说前庄主特地给他改了个‘庸’字,就是希望他能有意克制,哪知他愈发茁壮成长,越长越……匪夷所思。

    只能说陆华庄多出奇人。

    尽管事无大成,陆书庸人情来往上倒是很有一套,“我庄感念皇上恩德,公公送赏的人情也是念心里的。偏厅已备下酒菜,是特地从窖子里刚取出的桂花酿,还请公公移步?”

    弟子们原本被夸得乐呵,一听桂花酿,再想起肚子里装的青菜豆干,怨念默默飘出。

    就说风里有股烧鸡味!就说闻见了葱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