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高句丽使节在解决了肚子问题之后,头脑也清醒了起来。“大唐与我高句丽停战,我高句丽深信,这是大唐的信誉与诚意,只是我高句丽还想请大唐约束臣属的靺鞨与契丹人。”

    “不知贵邦,诚意何在!”

    礼部的人不怕谈崩,有秦王殿下的事情在前面,就算是谈崩了。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民间百姓,谁也不会指责他。

    反倒是如果他表现的软弱,那么才会真正受到指责的。

    “大唐认为,如何才能表现出我高句丽的诚意?”高句丽使节问道。

    眼下的情况下,只要真正停战,那么高句丽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那怕再有一战也远比眼下仓促作战更好一些,要知道辽城与建安两城的丢失,让高句丽对大唐的战线被完全的打乱了。

    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大唐动。

    而是靺鞨人与契丹人日复一日,每天不断的骚扰,劫掠。非但没有机会建新城,边境上许多村庄都已经完全空了。

    一部分是整个村子被靺鞨与契丹人劫掠一空,连人带物全部抢走。

    另一部分则是百姓们怕了,纷纷往回逃,仅仅这一项,就让高句丽事实上失去了几十里的土地,整个边境后移几十里,这是何等的恐怖。

    这才是高句丽人求和的真正原因。

    “前隋有些残余的士兵与将军,那些人交还给大唐?”礼部的侍郎品了一口茶,缓缓的说道。

    这时,乙支文德开口发问:“要这些人作什么?”

    “是回来砍了,还是作奴隶是我大唐的事情。你们只需要回答,给,还是不给!”礼部官员从来没有用这样强硬的语气说过话,连他自己都感觉到有一些的激动。

    高句丽使节又说道:“你们大唐的秦王不是以仁厚而著称,为何容不下这些逃到我高句丽的前隋残兵残将们?”

    “我大唐秦王只说,魂归故里。他们死在长安,也是魂归故里了。反倒是你们高句丽人,收留反我大唐的军卒,却是何意。我大唐一统天下,天下百姓臣服,各军臣服,唯一几支前隋残军被你们收留。”

    “如果我们高句丽不答应呢?”高句丽使节的语气也强硬了起来。

    “之前,我大唐有驱逐过敌邦之人。你高句丽,还是百济的都无所谓。此时,你们如果不答应,三天之内离开吧,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