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娃个头高大,无论胡五怎样跳,都够不着狗娃手里的牛耳朵。突然,狗娃变了脸色,扔下牛耳朵转身就跑。
胡五连忙扑上去接住金贵的牛耳朵。幸好幸好,牛耳朵没被那傻子弄坏。胡五欣喜地查看着,突然他的耳朵一股生疼。
“哎哟。”他迅速把牛耳朵藏进衣服口袋,转头一看,是一个大男人。
“你狗日的小强盗,又来偷老子的嫩胡豆!”大男人钳子一般的大手,揪住胡五的耳朵,把胡五死狗一般往胡豆地外面拖。
胡五一路喊叫,男人哪里理会他。拖出胡豆地,他抡起黑黝黝的大巴掌,狠狠地一巴掌扇过来。胡五只感觉到一阵风,然后听到啪一声脆响,他被抽得踉跄几步,摔倒在地。他抬眼看男人,只觉得眼睛里小星星乱颤,他看不清男人的模样,但声音很凶狠。
“你狗日的有老汉生没得老汉养的贼娃子!二回再敢偷老子的胡豆,老子打死你龟儿子!”男人伸出一根粗大的食指,指着胡五骂道。
胡五使劲抹着自己被抽的脸蛋子,警觉地看着男人那根手指,提防着它冷不防又整过来。
“赵三儿,你还在磨蹭啥子!快点!”远处有人喊。
男人应了一声,又瞪了胡五一眼,骂骂咧咧走了。
胡五吐一口气,耷拉着两条腿,沮丧地坐在地上。阳光从云缝里射出光芒来,照得他的脸火辣辣的。他伸手摸口袋里的牛耳朵,心里一惊——牛耳朵不见了。他赶忙又摸另一侧口袋,还是没有。突然,他看见牛耳朵在地上,躺在刚才男人站过的地方,已经被踩得粉身碎骨,壮烈牺牲。
他放眼看着去学校的路,阳光照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白晃晃地逼人的眼。他突然没了去学校的兴致。
这个暮春,这条白晃晃的小路永远地定格在他的记忆里。不,也不能算永远,无非四十年光阴而已。
名为秋收,其实是在八月,天热得炉火纯青的时节。今年阳光雨水充足,赵家沟全生产队弥漫着即将丰收的喜气。在李素珍的教唆下,胡舸帆和胡报春上工格外卖力。胡舸帆敢跟男人抢割稻谷的活儿干,她手小一把抓不了那么多,她就发明了一个办法:嘴里喊节奏,喊一声割一镰刀,左右手按节奏配合,果然比男人们还割得快些。计时和男人们一比,居然收割的总速度差不了多少。小组里的妇女们都夸胡舸帆练出来了,不再是那个娇滴滴的女子了。受到鼓舞的胡舸帆又教她们按这样的方法割。妇女们不愿意。她们说这活儿应该男人来打主力,她们算七个工分就干七个工分的正经活儿。胡舸帆不管,仍然挤到男人堆儿里挥汗如雨。
到了第二天早晨,胡舸帆才晓得厉害。她发觉自己的两条胳膊全是被稻谷划伤的痕迹,摸都摸不得的疼;腰疼得完全直不起来。更要命的是,她发现大姨妈又来赶热闹了。
然而,秋收才开始忙。
她咬咬牙,又拿着镰刀下了田。妈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秋收过后,就要分粮食了。这个时候都不挣一下表现,分粮食的时候肯定要被打夹夹。
胡报春也焕发出了干农活的活力。只不过,她体力比胡舸帆差些,赵正华安排他抱稻谷,就是把男人们割下来的稻谷送到田边,再由田边的妇女们送到风车那边去车稻谷粒。
胡报春对安排给她的工作非常满意。她跟在男人们的屁股——主要是赵正华的屁股后面,快活地运送丰收的粮食。她不但不像从前那样愁眉苦脸地干活,而且还变得十分勇敢。有一次,一条蚂蝗爬在她的腿上,一个年轻妇女见了,一声惊叫。她却轻轻一笑,捡起一根稻草,把蚂蝗刮了下去,又继续在水田里跑来跑去忙运输。
胡五连忙扑上去接住金贵的牛耳朵。幸好幸好,牛耳朵没被那傻子弄坏。胡五欣喜地查看着,突然他的耳朵一股生疼。
“哎哟。”他迅速把牛耳朵藏进衣服口袋,转头一看,是一个大男人。
“你狗日的小强盗,又来偷老子的嫩胡豆!”大男人钳子一般的大手,揪住胡五的耳朵,把胡五死狗一般往胡豆地外面拖。
胡五一路喊叫,男人哪里理会他。拖出胡豆地,他抡起黑黝黝的大巴掌,狠狠地一巴掌扇过来。胡五只感觉到一阵风,然后听到啪一声脆响,他被抽得踉跄几步,摔倒在地。他抬眼看男人,只觉得眼睛里小星星乱颤,他看不清男人的模样,但声音很凶狠。
“你狗日的有老汉生没得老汉养的贼娃子!二回再敢偷老子的胡豆,老子打死你龟儿子!”男人伸出一根粗大的食指,指着胡五骂道。
胡五使劲抹着自己被抽的脸蛋子,警觉地看着男人那根手指,提防着它冷不防又整过来。
“赵三儿,你还在磨蹭啥子!快点!”远处有人喊。
男人应了一声,又瞪了胡五一眼,骂骂咧咧走了。
胡五吐一口气,耷拉着两条腿,沮丧地坐在地上。阳光从云缝里射出光芒来,照得他的脸火辣辣的。他伸手摸口袋里的牛耳朵,心里一惊——牛耳朵不见了。他赶忙又摸另一侧口袋,还是没有。突然,他看见牛耳朵在地上,躺在刚才男人站过的地方,已经被踩得粉身碎骨,壮烈牺牲。
他放眼看着去学校的路,阳光照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白晃晃地逼人的眼。他突然没了去学校的兴致。
这个暮春,这条白晃晃的小路永远地定格在他的记忆里。不,也不能算永远,无非四十年光阴而已。
名为秋收,其实是在八月,天热得炉火纯青的时节。今年阳光雨水充足,赵家沟全生产队弥漫着即将丰收的喜气。在李素珍的教唆下,胡舸帆和胡报春上工格外卖力。胡舸帆敢跟男人抢割稻谷的活儿干,她手小一把抓不了那么多,她就发明了一个办法:嘴里喊节奏,喊一声割一镰刀,左右手按节奏配合,果然比男人们还割得快些。计时和男人们一比,居然收割的总速度差不了多少。小组里的妇女们都夸胡舸帆练出来了,不再是那个娇滴滴的女子了。受到鼓舞的胡舸帆又教她们按这样的方法割。妇女们不愿意。她们说这活儿应该男人来打主力,她们算七个工分就干七个工分的正经活儿。胡舸帆不管,仍然挤到男人堆儿里挥汗如雨。
到了第二天早晨,胡舸帆才晓得厉害。她发觉自己的两条胳膊全是被稻谷划伤的痕迹,摸都摸不得的疼;腰疼得完全直不起来。更要命的是,她发现大姨妈又来赶热闹了。
然而,秋收才开始忙。
她咬咬牙,又拿着镰刀下了田。妈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秋收过后,就要分粮食了。这个时候都不挣一下表现,分粮食的时候肯定要被打夹夹。
胡报春也焕发出了干农活的活力。只不过,她体力比胡舸帆差些,赵正华安排他抱稻谷,就是把男人们割下来的稻谷送到田边,再由田边的妇女们送到风车那边去车稻谷粒。
胡报春对安排给她的工作非常满意。她跟在男人们的屁股——主要是赵正华的屁股后面,快活地运送丰收的粮食。她不但不像从前那样愁眉苦脸地干活,而且还变得十分勇敢。有一次,一条蚂蝗爬在她的腿上,一个年轻妇女见了,一声惊叫。她却轻轻一笑,捡起一根稻草,把蚂蝗刮了下去,又继续在水田里跑来跑去忙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