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根短棒由硬纸卷成,一尺长短,茶杯粗细,不知是何物。

    杨悦见了,却不由大喜道真的成功了?”

    不过她问的并非那小男孩,而是随在小男孩身后走进来的一个人。

    “公,公,公…..主——”

    那人一身道士装束,走到杨悦近前行礼,结结巴巴地说道。

    杨悦挥挥手,笑道傅老弟还是唱着吧。”

    这一大一小进来的两个人,一个是卢照邻,一个是傅渐傅道士。傅渐的父亲是道士,傅渐家学渊源,从国子学毕业后,干脆也做了道士。

    他如今已是天下印书局的“总经理”,洛阳分局初建,他一直在洛阳忙活。

    卢照邻则是跟着杨悦一路来的洛阳。

    “成功了~~”傅渐唱道。引得西天王与“毛笔胡子”摇头微笑。

    三人说的成功了,不是别的,是“烟花”。

    见到卢照邻后,杨悦便想起“爆竹”。又见正春节将近,杨悦想到后世的烟花,便与卢照邻商议着造“烟花炮仗”来玩儿。

    卢照邻听了杨悦的描述,小孩儿心性,心中大痒。这一路上,从长安到洛阳,他便没有安生过,一直琢磨着造“烟花”。

    到了洛阳后,杨悦又叫“傅道士”帮他一起试验。没想到刚刚没几天,竟然试验成功

    杨悦原本有些怀疑。但见卢照邻将手中拿得一支“烟花”点了来放,烟火如花,喷跃而出,四散开来,星光闪动,如一株玉树琼花,十分漂亮。

    与后世只会喷花不会炸响的“花炮”相似。

    虽然在杨悦看来,不过耳耳,但在这个时代已是十分神奇的发明创造。

    “毛笔胡子”与西天王二人看了,也像孩子一般跳起来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