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泓是个纯正的政客,后宅简单,后院只有一个老夫人在世时赐下的通房,是老夫人身边最得脸的丫鬟。杨氏刚进门的时候做主给人抬了姨娘,张姨娘到现在还念着杨氏的好。

    罗泓多数时候也都宿在书房处理公务,家里连个庶子庶女都没有。罗夫人原本还担心自己嫁进罗府做继室,少不得要整日里与一群涂脂抹粉的妾室打擂台,更坏点可能还有一群庶子庶女盯着公中的财产,就等着开府那天分一杯羹。

    爹爹却告诉她,罗家家风清正,罗老爷也不是那贪图美色之人,只要她恪守本分,待她产下嫡子,罗老爷绝不会亏待她的。

    可如今自己嫁进来这么久,儿子也生了,罗泓看她却是越发的不顺眼。

    这一切都要怪杨氏留下的那个罗信芳!

    罗夫人想到这更是恨得牙根痒痒。杜妈妈见状赶紧屏退了屋里的丫鬟,好声好气的劝慰罗夫人,“夫人快别哭了,仔细伤了眼睛。”又压低声音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把百花宴的事情安排好,让老爷早些消气才是正理。”

    罗夫人闻言收了眼泪,说道“杜妈妈说的对。”

    她先喊了自己的大丫鬟春桃,“把账册拿过来,我要开了公中的库房,给少爷挑些东西。”又喊了秋棠来,“你去二少爷院里一趟,把二少爷叫过来。”

    一时间,正院里的下人们比方才罗夫人发火的时候还要忙碌几分。

    墨竹院里,罗文谦正在练字。

    少年临的是欧阳询的楷体,看起来欠了些火候,却也写的极为工整。虽然罗泓对自己的这个嫡子不甚满意,但实际上罗文谦并不是个不成器的,反之还要比同龄人优秀很多。

    只是罗泓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嫡子,试问整个大燕又有几个十九岁的探花郎呢?

    罗泓对子女要求甚严,自然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罗文谦三岁启蒙,家中请了进士出身的周先生坐馆。八岁的罗文谦如今早已熟记《幼学》,如今正在学《论语》。罗泓还不时将罗文谦叫去考校功课,罗文谦读书更是不敢马虎。

    他今天的课业才刚完成一半,就见身边的小厮临意进来通报,“少爷,夫人院里的秋棠姐姐来了,说是夫人让您过去一趟。”

    罗文谦听着就有几分不愿意。

    自己的母亲每次叫他去都没什么要紧事,与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让他在父亲面前提一提先夫人陪嫁的事情。

    罗文谦对母亲这种行为极不赞同。周先生教过,大丈夫应心怀天下,光明磊落,不蝇营狗苟,不汲汲钻营,这样才能成为正人君子。母亲却总是让他在父亲面前提那些身外之物,何况那还是大姐的东西……

    故而每次他都会想办法搪塞过去,母亲每次都生气,还说他是个不通世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