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古怪的黄主任
沈照被问得有点懵,毕业这种事对她来说太遥远了。好在她还记得自己是中专毕业,连忙否认。这人也奇怪,盯着她看了几眼又开始打听起别的事来。仓库保管员见沈照满脸防备,连忙介绍:“这位是我们供销科的黄主任。”黄主任的热情让人难以招架,居然做主把油渣的价格又降了一毛钱。搞得沈照都不好意思了,一再道谢直说按厂里的规矩来就行。黄主任满脸无所谓:“这有啥规矩,本来就是要扔的东西。农民兄弟愿意要,反而是减轻了厂里的负担。”这话他敢说沈照都不敢信,只顺着他的话表示感谢。这次的猪油渣要了上千斤,这东西又占地方就算是牛车不小可合部放下确实有点艰难。从这里回村少说都要三四个小时,两个人这一路只怕得吃点苦头。沈照咬牙:“我们试试。”黄主任大手一挥,直接替他们想办法:“这样,咱厂里正好要去村里拉菜籽,你们干脆跟我们的车走。”沈照大喜,连连道谢。她今天出门就带了几包软白沙,看黄主任这个样子肯定出身不低,这烟只怕拿出来也上不得台面,只打算下次再带点什么来。不论这人是什么目的,但是实实在在地帮到她。黄主任自然不在乎,他就是好奇能让陈江海那个公子哥多看两眼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不过不得不承认,面前的沈照确实长得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但那双眼睛像会说话一样,一颦一笑惹人怜爱。可惜听说有个女儿,这以后的路只怕会不好走。黄主任看着远去的大卡车,不禁感叹,这女人啊,还是得嫁对人。这真要进了陈家,哪还需要操心这些。沈照完全想不到自己会被人操心未来,就算是知道也会嗤笑多活一世的她可从没想过要靠嫁人改变命运。四轮大卡动起来又快又稳,平日里要走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不到一个小时就进了上桥村。卡车驶进乡间小道,停在了沈老娘的破小院。虽然黄主任没交待,司机还是热情地帮忙把车上的油渣卸车。沈照看着不好意思,正好早上出门前烤了蜂蜜小面包。赶忙进屋里拿了两个竹筐垫上牛皮纸,把家里的点心捡了两篮子。“师傅,今天麻烦你送我。这两篮点心都是我自己做的。你拿着给家里人甜甜嘴,另一份要是方便就帮我带给你们黄主任。”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司机连忙应下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都是顺路的事,这有啥。”但想着自己做的东西大概也金贵不到哪去,也没再推托直接收下了。车子进村的时候,沈老娘就知道了。看到停在自家院门口还吓了一跳,匆匆跑进门发现家里堆满了猪油渣。“你这次怎么弄这么多?这怎么卖得掉?黄鳝呢?都卖掉了?”沈周氏的问题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也不怪她急。这一千多斤油渣把小院都快堆满了,还没进门就满是油香。这要是卖不掉,不得亏死。“我帮人弄的,你别操心。丫丫呢?”沈照进门女儿没有迎上来,多少有点担心。沈周氏听她敷衍自己,没好气道:“被顾嫂子接家里看电视去了,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怕谁要抢你的不成。”上辈子的沈照见过太多孩子被抱走找不回来的案例,加上女儿又是她好不容易抢回来的自然多上些心。就算是知道老一辈的观念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可也忍不住阴阳怪气:“我自己生的不看紧些,真像您一样把别人的娃娃当块宝啊?”沈周氏被噎得说不出来话来。她这些天吃不下,睡不好,为女儿的婚事操碎了心。女儿不领情都算了,还处处同她作对。不想怎么和女婿修复关系,还天天往外跑。搞回来这么多猪油渣,这不是给自己没事找事吗?她正准备再好好和女儿说道说道,就听到院外有人喊门。“沈大姐,你在家吗?”老婶子进门就打听:“刚到你家门就闻着香,阿照这是从城里带什么好东西来了?”沈照笑眯眯地同人解释:“从食品厂出来的油渣,有人要托我买的。”“哎哟,难怪这么香。老姐姐真是好福气啊,生的女儿有本事。这么紧俏的货都搞得到。”老婶子的恭维使原本郁结的沈周氏脸上笑开了花,客气道:“这不算啥,这东西食品厂不少。”“怎么不算?食品厂有也就是阿照能拿得到啊。让我们去,食品厂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没有,没有。”沈周氏嘴上否认,但心里的得意不少甚至有些忘形,“这东西不值钱,你要是……”沈照太了解自己亲妈了,听见话头不对连忙接茬:“我妈说得没错这东西不值钱,八毛钱一斤全是别人订的。”老婶子跑来探口风,自然是有些想法的。本来听到一斤要八毛还觉得贵,但又听都订出去了立马急了:“这么些全订出去了?”“差不多吧……”沈照没把话说死,刚才她回来那么大阵仗村里人都看到了,真有人要买难道不卖?老婶子在心里打起了算计。“阿照啊,家里今天有客上门,婶子找你讨个人情能不能卖我半斤八两的?”“哎哟,瞧婶子这话说的。”沈照扯开袋子,笑容满面道:“正好我给家里留了点,婶子拿回家去吃就是了。”“这怎么能行,要给钱的。该多少就多少,你也是要卖钱的。”最后沈照按八毛钱一斤但送了一两,老婶子端着沈家的大海碗欢欢喜喜回去了。沈周氏被女儿截了话头,本还有些生气。虽然她也清楚自己被人恭维得有点找不着北,差点就说出不要钱的话来。但女儿这样不留面子,怎么都有些不爽利。等到人出了门,没忍住嘟哝:“人家能要你多少,这点钱还计较。”沈照有些好笑,上下打量她:“你自己钱没挣几个,手倒挺松泛的。也不想想,你东家婶子送了,西家婆给不给?村里几百户人家呢,这满院子的猪油渣都不够你送的。”其实沈照这话有些冤枉她亲妈了,不收钱并不是假大方。而是村里人打交道向来如此,你今天借我只蛋,我明日还你半斤米。有来有往,少有人会开诚布公的计算银钱。听女儿这么说,也不好反驳,只能默默地帮着收拾。后面村里又来了好几户,还是来买猪油渣。沈照依着先前的行事,一斤八毛但会多送一两。等顾天朗赶着牛车回村的时候,沈照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同他一起进小院的,还有一群少年人。“阿照姐姐,真像之前说的两斤黄鳝换斤油渣吗?”一群半大的孩子在那里叽叽喳喳,家里的票都是有数的,不到年节轻易不给动。大家都有小半年没闻过荤腥了,闻到这里满院子的油香哪里还能忍得住?沈照拿着之前顾天朗记下的账本,伸手指着袋子道:“对,你们之前给了天朗多少黄鳝都有数记着呢,到时候我们对对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那就按两斤黄鳝换一斤油渣来换。”见大家没有异议,顾天朗拿起大秤,对着本子给人称猪油渣。有些人家里兄弟姊妹多,抓的黄鳝不少,一换就是好几十斤。兄弟几个拎起袋子就跑回家,边跑还咽口水。“大哥,咱晚上吃油渣炒青椒吗?”孟小妹草鞋都差点被跑掉了,整个人被肉香醺得直打哆嗦。其他兄弟也看向大哥,大家的眼睛里都是无法掩藏的渴望。孟起转开视线不敢和自己弟弟妹妹们对视,只说:“咱不吃猪油渣,等哥回来去供销社买糖给你们吃。”大家都有些失望,但也知道没办法。他们阿爸从山上摔下来,到现在都下不来床。村里的大夫说,去县里医院应该能治好。顾天朗可说了,这猪油渣能卖八毛钱一斤。他们抓了上百斤的黄鳝,换的油渣少说也能卖几十块钱。孟家两兄弟连歇都不歇,直接拎上扁担茶缸子往隔壁王家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