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是块风水宝地,为何历任省领导班子对上电兴趣泛泛就连岳峙也不愿插手呢?

    其实上电一直存在非常严重也是致命的两大隐患:

    一是环境保护;二是机器人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特别第二点真有可能革了上电的命。

    环境保护问题好理解,上电周边大小山脉都被挖遍了,继而爆破、挖掘、开采、洗刷、冶炼等等,每个环节都对周遭环境造成不可逆转污染。以前内地地方政府抱着要发展必须牺牲环境的想法对此都睁只眼闭只眼,各级主管部门也能忍则忍能捂就捂,保持着很大的宽容度。

    然而在刘首长、朱正阳主正期间我们经过艰难的博弈和谈判,原则上同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在温室气体排放量、非化石能源消费等方面作出承诺,以达到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经签署就是半强制性协议,有很多世界组织和协会以及志愿团体进行针对的监测控制,若发现明显违反或与承诺背道而驰行为,将遭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并采取制裁措施。

    上电的环境问题已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有三个指标足以说明其严重性:一是上电矿区职业病、残疾、痴呆等综合发病率别说在通榆,放到全国范围都稳居前十位;

    二是上电所有湖泊河流山涧里的水都不能直接引用,有些地方灌溉庄稼也长不活,最冷的笑话是游泳池的水都得从邻市运,可见地下水被污染到什么程度;

    三是京都环保部今年已第三次对上电下达黄牌令,一年内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继续恶化就升级到红牌令——

    第一次红牌令,对市主管副市长问责;

    第二次红牌令,对市委书记、市长即整个上电领导班子问责;

    第三次红牌令,对通榆主管副省长甚至省长问责。

    而到今年上半年,各项环境监测指标都没有改观!

    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带来的工业革命,实质早在京都和省委省政府意料之中:

    矿山有采掘机器人;矿区有各类工程机器人;洗淘、氧化、分割、分捡等劳动密集型工种都有机器人取代;中下游产业链更面临自动化生产线的全面上线。上电工业利润和发展前景不会受影响,但伴随而来的大批工人下岗,大量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并连带影响餐饮业、休闲业、娱乐业等等。

    机器人又不需要吃饭喝酒洗澡唱歌。

    前几任领导班子包括调任甸西市委书记的卢人南都采取拖的策略,环境治理方面对京都环保部督查督办熟视无睹,轮到国际组织检查前临时停产停工强行压降相关指标;引进机器人方面步伐迟缓,宁可牺牲高效低能也要确保庞大的产业工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