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你说的轻松,你却不知一行有一行的难处,咱们这坐铺子的,要应付的事情多着呢。差役们。没事来打打秋风,浮浪小子们再来个顺手牵羊,这些也就算了,开门做生意的,终归是以和为贵。可公主府那位,莫名其妙的要建什么道观。一开口就让我这样的小铺子认捐二十两,我一年也不过四五十两的收入,他这一开口半年多的收入没了,他要是一年来个两三次,我还不得上吊算了。”那钱娘子狠狠的啐了一口。

    阿黛没想到公主府那位二公子连这样的小杂货铺都不放过。这下手也太狠了,公主居然也听之任之,难说道不怕闹起民怨来?

    随后一想又明白了,赵昱让大家认捐的款项是建道观。

    道观,寺庙,书院等都属于地方教化,而历来,建道观寺庙本来就是认捐的多。再加上有公主府撑着,就算是惹些民怨也治不了这位二公子。

    而一众人一听钱娘子说起这个,也都不由的叹气。

    “可不是,你这才二十两,已经得天之幸了,涌金门那边的袁大官人你们可听说了?”这时,连上一老汉叹了口气道。

    “可是那开南北货行的袁大官人?”边人便有人问。

    “可不就是。”那老汉点点头。

    “怎么了?这回认捐他少不了吧。”边上妇人道。

    “何止少不了,倾家荡产,连个栖身之地都没了。”那老汉摇着头道。

    “怎么回事?”边上人连忙问。

    便是阿黛也驻足听了起来。

    “那袁大官人也不知何方人氏,总之大前年在咱们钱塘落户,之后就开了那南北货行,生意挺红火,每日里带着身边那个燕娘,出入风月场所,在咱们钱塘商界也算得是一号人物了。可前不久,那二公子不知怎么的就看中了他的宅子,说那里风水好,要用来建道观,开了一百两银子要买他那宅子……”

    “天哪,他那宅子可是下了大力气建的,前后园林,亭台水榭,起码五六百两吧?”那老汉话未说话,便被那衣娘打了岔,这衣娘去年的时候还应着那燕娘的相邀,去为她裁衣的,当时进去,就觉得跟走进了画里一样。

    “可不是,那袁大官人自然不肯让,人家也不缺那百两银子。只是没想到,接下来袁大官人的货行就接二连三的出事,最后不得不用宅子抵债,大家心里哪还不明白,全是那二公子在后面捣鬼。”那老汉叹着气道。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

    “这遭瘟,总有一天,老天会收他。”杂货铺钱娘子愤愤的道。

    阿黛默默的听着人群的讨论声,人意汹汹,杂货铺钱娘子这句话说不定会一言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