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又问道:“台湾做了不少食物,这几日我也尝了尝,味道不错,不妨将法子献于朝廷,让大宋百姓也尝尝。”

    丁睿刚待告诉赵恒台湾还指望这产品赚钱,陈琳却接过话题道:“陛下,台湾岛上如今可是负债累累,需要靠这些东西来谋利。”

    赵恒笑道:“那便算了,且让吴先生赚些钱财吧,只是西北边军缺粮,朕想着芋头粉条和干汤饼易于保存,想做些运去西北。”

    丁睿却是暗笑,吴梦早就告诉过他,西北并不是想象的那般缺粮,自保还是勉强可以的,只要不打仗,就不会缺粮食。

    自太宗年间开始,西北一直搞的是沿边入中法,让商人运粮到西北换取钞引,然后持钞引至京师或其他州府提取金银、盐、茶、香药之类,看上去确实是个好事,也减轻了朝廷纲运之负担。

    但是往西北运粮一石起码消耗两石,狡诈的商贾们并没有从中原和江南运输太多粮食过去,而是在西北及周边四处买粮运至官仓,反而推高了西北粮价。

    思及此处,丁睿眼珠一转,想出个妙法,定然能好好治治那**商,于是说道:“陛下勿忧,小子我倒有一计可解陛下之忧。”

    赵恒饶有兴趣的问道:“哦,小娃娃还有应对之策,且说来听听。”

    丁睿又道:“陛下,听闻朝廷是沿边入中法,由商人运粮至西北换取钞引。台湾的海船可将粉条和干汤饼送到苏州或是南通,再让商贾们运往西北,苏州有雪盐工坊,商贾们运粮后同样可以在苏州换取雪盐。”

    陈琳自然知道商贾边境运粮的猫腻,可这帮商人与朝廷的某些大臣素有些勾结,如今边关无事,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当下听到丁睿向官家献出的计策,他内心不由颤抖了一下,这孩子的主意好毒,一下子把商人的后路堵了个严严实实,军粮只有苏州和南通才能提到货,天下独此一家,商贾们还能耍什么花招?

    赵恒激动的搓了搓手道:“好法子,小娃子头脑就是灵光,待朕与东西两府和三司诸相商议一番,再下诏令给台湾。”

    见赵恒激动了一阵有些累了,丁睿躬身行礼拜别官家,出了崇薇殿,准备回驿馆。

    刚出殿门,迎面碰上了那日为官家把脉的尖耳太医,那太医看到丁睿,却向他抱拳行礼,丁睿赶紧侧身避过,行礼道:“小子不敢受太医大礼。”

    那太医道:“丁小哥不必客气,小哥身怀奇技,在下早就想请教了。”

    丁睿道:“小子何德何能为太医所赞,小子的医术是两位师父所教,不过是略知皮毛而已。”

    太医问道:“在下可否与小哥一起去和那位神医讨教讨教。”

    丁睿想想带他去也无不可,这太医前几日瞧着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与薛神医交流一下,双方都有好处,于是点头说道:“小子愿带太医前往,但不可泄露我两个师父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