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姨之前在说自己的那些糟心事儿的时候,哪怕大家都耐着性子听完过整个故事版本,但终归不是那么喜欢。

    如今可就不一样了,王姨讲了一遍又一遍,但大家仍旧兴致勃勃地表示想听。

    爽快,这种剧情就特别的抓人耳朵还解气。

    不过难免众人也觉得奇怪,如果说王姨她现在突然能够把这些事情做到这么好,那说明她以前也有,或者说至少有一部分这样的能力。

    可为什么她以前偏偏憋着,宁可把自个儿憋进养心院了还不去做,可现在就突然来劲儿,出门搞大事儿?

    对于这些问题,王姨回答得更加振奋了。

    首先她把网上被黑的那个沈瑜的《宠》夸到了天上去。

    哪怕明明大家,公认几乎同时出现的老舍先生的《抱孙》的灵气要更加充足,治疗等级要更加高,但是王姨还是坚持认为《宠》最有效。

    “说起来人就是这个性子,你越是一味的顺从,越容易受欺负。以前翻历史资料,那些古时候的女性是没办法,社会大条件是那个样子,压迫下来她们的确没得什么反抗的余地。”

    “我们现在虽然也说不上是特别的好,但至少比以前要好多了。以前都有人反抗,我们这种历史条件下就更不要这么忍气吞声了,该搞事情就搞事情。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孩子都要努力一把。”

    “我算是看明白了,哭哭啼啼自怨自艾是没有用的,指望那些丧良心的,一夜之间突然之间有了良心的存在,也不实际。与其随波逐流,以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不如现在狠起来去争。”

    拿她自己举例子,当初婆婆为她那些不该吃的东西的时候,她就应该坚定的拒绝。

    如果当时她硬气一点,凭着肚子里怀的那个孩子,她想不吃也没人能够硬灌下去。

    后来发生的那些糟心事,她也不应该忍着不说。

    就应该讲给她老公听,在大庭广众下学的有模有样。

    管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她要的就是这老太婆要点脸,以后不再折腾她。

    至于孩子,该严厉教训就要严厉教训,什么隔代亲啥的就不要去嫉妒了。

    长大以后这孩子该明事理的自然会明事理,就算长大以后这孩子还是跟她生疏那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