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是天然的粮仓,李察是绝不会放弃的。

    整改运动一直持续到大明19年1月还没有结束。

    而收到了35000气运币税收的李察直接将三大系统建筑全部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原暹罗王国都城——曼谷。

    曼谷也是李察选定的对整个东南亚半岛大区统治的行政中心。

    东亚大陆除了无人区外,每一个人口繁茂的大区都有一座行政中心,也可以看作是大明帝国的陪都。

    随着东南亚半岛战役结束,李察已经将内阁迁徙到金陵城,不过龟兹的陪都地位并没有取缔,仍然是西域地区的行政中心。

    人口稠密大区的行政中心叫做陪都,人口稀少或者干脆就是移民建立起来的系统行政中心就只是一个样子货的大区首府了。

    跟人口稠密地区的行省单位差不多,但个个都是财政黑洞。

    就好比东亚大陆北域的行政中心,连自给自足都无法保证,每年都需要明国财政往里倒贴……

    领土的扩张已经给明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不错,除了明国威望上的增加外,李察‘盲目’扩张的结果就是让明国财政压力与日俱增!

    新占领的地区重建工作的花销就不说了,这只是短期投入。

    但李察扩张的土地可不是根据富裕程度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全面战争系统的指示奔着地盘大小去扩张,甚至发起了没有任何意义的插旗子运动!

    如果光是插旗子的话,也消耗不了多少钱财,但李察还偏偏要在插旗子的大区建立一个移民首府行政中心!

    这开销可就大了去了!

    李察也知道他的做法对帝国财政消耗有多大,但却不得不做,如果连行政中心都不建立,全面战争系统是不会承认他的统治权的。

    一旦建立了行政中心,只要行政中心不陷落,这片大区哪怕被敌人侵略占领,也是可以收取到气运币税赋的。

    当然,如果真的敌军大股来临,孤零零的一座几万人的移民城市,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没有中央的援军根本挡不住敌军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