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鸾顿时警惕起来,忙笑“您有什么书信,只管交给我。我时常都派人去给母亲送信的,到时候一并送了去,岂不省事母亲有信回来,也曾提过您,在京城几年,您是难得与她相厚之人呢。”

    邹氏笑笑,又叹息道“原先她走时。我舍不得,如今连我也要走了,只怕日后还离她近些,要通信也方便。”

    明鸾忙问“您要走了要去哪里”

    “我们二老爷才升了福建指挥同知。下个月就要上任了,离江西可不更近了么”

    明鸾心下一想,福建与江西可不更近了吗但常家二表叔进京也有几个月了,怎么现在才升官嘴上却恭喜了一番,笑道“这可是大喜事呢,二表叔高升,我竟是今日才听闻”林氏也在旁恭贺了几句。便吩咐婆子们去备贺礼。邹氏笑着推辞了一番,终究还是收下了,道“我原是送礼来的,不想又拐了你们家的好东西回去”笑一番,就告辞了。

    明鸾把消息告诉章寂,章寂眉头一皱,道“这也不是坏事,他老子成天燕王好话。可如今坐龙庭的可不是燕王只要圣旨一下,他便是再想留在京中为燕王效力,也是无用”

    明鸾却觉得事情没那么复杂。现在的皇帝在军事上重用的都是与他相熟的亲戚,章敬、章放、章启兄弟不,常家也是他亲祖母外家,哪有什么亲燕王不亲燕王之呢

    章寂入宫辞行那日,皇帝的言行正好证实了明鸾的这个想法。

    皇帝虽然舍不得章家人,但也知道送灵回乡乃是正事,还劝章寂“辛苦了几年,如今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性在家乡多松乏些时日,散散心。朝中有朕。便是朕无能,还有燕王叔把关呢,姨祖父不必担忧。”

    章寂听了他这话,怎能不担忧只是看着他对燕王那般信任,又不好多什么,只能暗示着提醒一句“皇上性情宽厚。只是也别太过了,待人还是要留点防备心的好,可千万别叫人算计了去,日后悔之莫及”

    皇帝听了一怔,开始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脸红了一红,却完全没想到燕王头上去,反而忆起了前些时候石家传出来的流言,叹了口气“朕何尝不知道只是想着旧日恩情,不好太过冷淡罢了。其实朕心里是明白的,日后必会多加防备。”

    章寂不知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听了只以为他是在燕王,顿时精神一振,笑道“老臣虽然年迈,但在外头还有些脸面,虽然此去一时不能回转,但若陛下有所差遣,只管下旨相召,老臣必会为陛下效力”

    皇帝心里感动,又了一番好话,再赏赐了好些东西,章寂才心满意足地拜辞而去。

    谁知他才转身,还未出殿呢,就有个太监飞奔来报“陛下,不好了,武陵伯府来报,伯爷没了”

    皇帝与章寂双双震惊,皇帝还问“怎么会呢前儿朕问李卿,他还老人家精神还好呢,怎么今日就忽然没了”章寂忙道“老臣这就赶去瞧一瞧,吊唁一番。”皇帝应了,送走了章寂,又命人去报给皇后。

    待他赶到坤宁宫时,皇后李氏已经换了素服,坐在椅上默默垂泪,见他进来,忙起身行礼。皇帝忙扶了皇后起身,安慰道“祖父今年已是六十高龄,且又病重多时,临走前子孙满堂,听是含笑而终的。皇后也不必过于忧伤了。”

    皇后哽咽道“祖父总挂念早逝的祖母,如今他总算与祖父团圆了”

    皇帝忙又再安抚了她一番,好不容易才将她哄得收了泪,却听得皇后道“臣妾虽贵为一国之母,但这孝道是不分人的,祖父既去了,臣妾总该依礼守孝才是。皇上还是暂时别到臣妾这边夜宿了吧前儿臣妾提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