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崇祯有旨意:前期一定要制造出一币难求的局面。

    崇祯为什么要这么干?

    因为他要搞饥饿营销!

    想让百姓们主动把银子换成银币,只制造恐慌情绪还不够。

    还要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

    百姓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换银币?

    说白了他们认为商品价格高价值低,所以不换。

    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

    供需关系!

    只要制造出供小于需的局面,那么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自然会升高。

    商品价值提高,但是价格没变。

    在加上银币的特殊属性,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货币改制的第十天,吕大器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启禀总督大人,西安百姓对大明圆宝趋之若鹜,纷纷要求官府增加每天的兑换数量。”一个差役跑进府衙大堂,向吕大器汇报。

    “太好了!”吕大器高兴地拍了下桌子,“本以为货币改制会是一场硬仗,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

    “对了,”吕大器想起一个问题:“市面上的粮价有变化吗?”

    “有,粮食比往年便宜了一点,很多卖粮的百姓指名点姓要大明圆宝!”

    “太好了!”吕大器高兴地又拍了下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