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明军开始集结。

    明军的计划是在宁远河上游渡河。

    为了吸引敌军注意力,王永吉安排黄得功在中游的河对岸炮轰宁远城,并佯装渡河。

    吃完早饭后,黄得功的兵马在宁远河中游南岸集结。

    大军距离河岸还有一段距离,不在建奴火炮射程之内。

    黄得功站在一处掩体后面,手拿千里眼看向宁远城。

    城墙上插满了旗帜,根本看不清有多少兵力。

    副将翁之琪凑上前问:“大人,炮兵已经准备好了,待会...怎么打?”

    “怎么打?”黄得功淡淡一笑:“往死里打!”

    “太好了!”翁之琪猛拍大腿,“上次建奴入关可憋屈死我了,这次终于能打翻身仗了。”

    “别高兴的太早!”黄得功提醒,“建奴也有红夷大炮,咱们够的着他们,他们也能够的着咱们。”

    (崇祯只是改良了铸炮方法,由之前的泥模铸炮改为铁模铸炮。铁模铸炮的优势是成本低,对火炮性能的提升并不多。在历史上的明末,只有大明朝廷,八旗兵,以及澳门的葡兵拥有红夷大炮以及铸炮技术。)

    “大人放心,”翁之琪举起手指向土山:“我让人在火炮周围布置了由木头和泥土组成的掩体,可以抗住炮弹轰击。”

    “那就好,炮坏了可以再造!炮兵要是没了短时间内可训练不出来!”

    黄得功拿着千里眼又看了一会后,随后他指着宁远城说道:“翁之琪。”

    “末将在。”

    “传我军令,开炮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