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轻咳一声,思索片刻后说道:“接下来只能停战,为了不引起吴三桂的怀疑,咱们可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众人互相看了看,王永吉率先说道:“什么理由?”

    “总督大人你偶然风寒或者...在混战之中受了伤,这两个理由难道不行吗?”

    “行倒是行,就怕吴三桂不信。”王永吉担忧道:“现在的吴三桂已经是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走向极端。”

    随着探讨的深入,众人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继续开战风险太大,而停战又会让吴三桂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从而叛变投敌。

    面对无法开战,又无法停战的局面。

    朱慈炯当机立断道:“撤兵!”

    “撤兵?往哪儿撤?”王永吉停下脚步问。

    “撤向抚顺。”朱慈炯回答。

    “吴三桂呢?”

    “让他殿后。”

    王永吉走了两步后又停了下来:“如果被他察觉什么,很可能会趁机攻打咱们。”

    “没错!”朱慈炯伸出右手食指:“所以咱们要做两手准备,表面上是让吴三桂殿后,实际殿后的另有其人。”

    “殿下此计甚妙!”李宪忠夸完朱慈炯后又担心起另外一件事:“如果大军顺利撤回抚顺,且吴三桂没有攻击友军,届时如何是好?是放他进入关城之内,还是把他挡在城外?”

    “当然是将他挡在城外了!”朱慈炯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是大明朝的奸臣反贼,岂能放他进城?”

    “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王永吉愁眉不展:“很多事,底层士兵并不知晓。他们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如果不让他们进城,士兵们会以为朝廷不把他们当人。”

    “到时候都不用吴三桂煽动,关宁军自己就会发生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