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十二年,右丞相脱脱率领大军镇压徐州李二起义。

    以炮轰徐州城,城毁。

    后在奎山脚下建立新城,并改名为武安城。

    大明洪武年废武安城,在原址重建徐州城。

    天启四年黄河决堤,徐州城被淹。

    洪水许久不退。

    不得不在城南二十里铺重建徐州城。

    崇祯元年洪水退却,城内泥沙堆积无法清理。

    时任兵备道唐焕在原址重建徐州城。

    城墙周长九里,城高两丈三。

    外有护城河,宽深各三丈。

    城有四门,分别是东边的河清门,西面的通汴门,南面的迎恩门,北面的武宁门。

    ......

    崇祯二十七年六月三十。

    在抚宁侯朱国弼的指挥下,勤王军兵临徐州城下。

    看着高耸的城墙,朱国弼下令并未攻城,而是直接包围了徐州。

    在连续攻下扬州和淮安后,朱国弼的兵力已经由之前的三万增加至四万。

    增加的兵力中既有沿途府州县的降兵,也有许多走投无路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