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鸟铳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在朝廷缺钱的影响下,工部造出来的鸟铳有很多是粗制滥造品。

    极易炸膛!

    万历年间还好,毕竟当时的朝廷几乎不缺钱。

    到了天启和崇祯年间,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很多明军在战场上没有受伤,反而被炸膛的鸟铳炸伤。

    战场正面,一辆接一辆的战车在前面一字排开,将明军士兵围在里面,成了一堵可以移动的城墙。

    军阵侧翼也有战车,但数量比正面少了很多。

    战车营后面是步兵营,步兵营再往后是骑兵。

    三座巨大的军阵迅速成型,在清晨的阳光下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明军的炮营呢?”数里外的一个土坡上,多铎将身体藏在大树后面,手拿千里眼仔细观察着明军的军阵。

    图赖和鳌拜手里举着同样的千里眼,躲在大树后面一边观察,一边用纸笔快速记录。

    “难道明军把炮营藏在了战车营里面?”鳌拜猜测道。

    “不可能!”多铎直接否认了鳌拜的猜测,“那些重炮需要牲口拉拽,少则一两头,多则五六头甚至更多。”

    “如果明军进攻,除了官道上的火炮能跟上明军前进的步伐外,其余的火炮会因为重量太重陷在地里。而且,那些牲口受伤后极易发疯乱窜,绝不可能放在战车营中。”

    “那明军能把火炮营布置在哪里呢?两翼没有,中军也没有!”图赖说话的同时,已经在纸上记录了明军军阵的布置。

    虽然距离很远看的不是很清楚,而且还有战车和旌旗遮挡,但这难不倒图赖。

    最前面的战车一眼就能看出来,战车后面肯定是步兵和骑兵。

    考虑到战车需要步兵支援,骑兵需要空间调整方向和冲刺,所以大概率会布置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