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承宗来访(一)(3/3)
不过今天会议上当先发话的不是严亦飞而是监军赫睿明;要讨论的也有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任内阁成员,东阁大学士孙承宗,要来石城岛视察了。
孙承宗是明末名臣,字稚绳,生于明嘉靖4十2年正月2十5日,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1样,声音浑厚。
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后来,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
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在边境教书时,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喜欢和边关老兵和低级军官交谈,询问1些关于边关防务的问题,慢慢的对边关的军务有所了解。
万历3十2年,孙承宗中进士第2名,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
天启元年,孙承宗官升少詹事。同年,后金进攻辽东,沈阳、辽阳先后被攻陷,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御史方震孺奏请天启帝朱由校以孙承宗代替崔景荣为兵部尚书,朝中大臣也认为孙承宗知晓兵事,推举孙承宗为兵部添设侍郎,主持辽东防务。
但明熹宗不想让孙承宗离开讲席,2次上疏都不被同意。到了天启元年年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
天启2年正月,后金进逼广宁卫,辽东巡抚王化贞弃城逃跑,辽东经略熊廷弼跟他1起进入关内。兵部尚书张鹤鸣害怕获罪,外出巡视边防。熹宗对东边的战局也很着急。
1些人再次推荐讲官孙承宗主持军政,天启帝下令会推,在右中允周延儒力主之下,于天启2年2月十2日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
过了几天,天启皇帝让自己的老师以阁臣身份掌管兵部事务。孙承宗上疏请求重视武将,并奏上安抚西部、救济辽阳的难民、检查京师部队、增设永平大营、修筑蓟镇的道路、开辟京东地区的屯田等对策。
熊廷弼被罢免后,朝廷以王在晋为辽东经略。王在晋上任后打算袭取广宁,但总督王象乾认为就算能攻取广宁,但也不容易守住,还不如重守山海关防卫京都。
于是王在晋在山海关外8里铺修筑重关,留4万人马去守。山海关监军袁崇焕认为王在晋此举不是好的策略,与王在晋争辩无果后,上书首辅叶向高。叶向高认为不能凭主观猜测,于是孙承宗请求亲自前往辽东视察决断。天启对此非常高兴,于4月十5日加封孙承宗为太子太保,并赏赐蟒袍、玉带、银币等,并亲自到午门为他送行。
此次孙承宗来石城岛,就是他此次视察的最后1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孙承宗是明末名臣,字稚绳,生于明嘉靖4十2年正月2十5日,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1样,声音浑厚。
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后来,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
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在边境教书时,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喜欢和边关老兵和低级军官交谈,询问1些关于边关防务的问题,慢慢的对边关的军务有所了解。
万历3十2年,孙承宗中进士第2名,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
天启元年,孙承宗官升少詹事。同年,后金进攻辽东,沈阳、辽阳先后被攻陷,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御史方震孺奏请天启帝朱由校以孙承宗代替崔景荣为兵部尚书,朝中大臣也认为孙承宗知晓兵事,推举孙承宗为兵部添设侍郎,主持辽东防务。
但明熹宗不想让孙承宗离开讲席,2次上疏都不被同意。到了天启元年年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
天启2年正月,后金进逼广宁卫,辽东巡抚王化贞弃城逃跑,辽东经略熊廷弼跟他1起进入关内。兵部尚书张鹤鸣害怕获罪,外出巡视边防。熹宗对东边的战局也很着急。
1些人再次推荐讲官孙承宗主持军政,天启帝下令会推,在右中允周延儒力主之下,于天启2年2月十2日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
过了几天,天启皇帝让自己的老师以阁臣身份掌管兵部事务。孙承宗上疏请求重视武将,并奏上安抚西部、救济辽阳的难民、检查京师部队、增设永平大营、修筑蓟镇的道路、开辟京东地区的屯田等对策。
熊廷弼被罢免后,朝廷以王在晋为辽东经略。王在晋上任后打算袭取广宁,但总督王象乾认为就算能攻取广宁,但也不容易守住,还不如重守山海关防卫京都。
于是王在晋在山海关外8里铺修筑重关,留4万人马去守。山海关监军袁崇焕认为王在晋此举不是好的策略,与王在晋争辩无果后,上书首辅叶向高。叶向高认为不能凭主观猜测,于是孙承宗请求亲自前往辽东视察决断。天启对此非常高兴,于4月十5日加封孙承宗为太子太保,并赏赐蟒袍、玉带、银币等,并亲自到午门为他送行。
此次孙承宗来石城岛,就是他此次视察的最后1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