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就已经开始大肆报道了。

      “《楚门的世界》和《素媛》两部华国影片已确定参加戛纳电影节闭幕式!”

      “李易或有望加冕金棕榈,再次为国争光!”

      “时隔五年,华语电影再次有望角逐金棕榈!”

      媒体报道之后,影迷们自然也越发地热情。

      毕竟,能拿奖和不能拿奖,那是两码事。

      而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不同,闭幕式的奖项,其实没那么多。

      最受瞩目的自然是头号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金棕榈奖!

      然后是评审团大奖,也是俗称的二等奖。

      这是关于电影的奖项,还有就是个人奖项,影帝影后,最佳导演,编剧,这四个奖项。

      最后就是金摄影机奖,这个奖项相当于是最佳导演新人奖项,也通常被称作是最佳处女作奖!

      有意思的是,与奥斯卡奖的设置区别在于:

      第一、戛纳的演员奖,无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戛纳的编剧奖,无原创、改编剧本之分。

      所以,戛纳电影节闭幕式,特意邀请哪些人出席,本身就意味着,确定拿奖。

      再加上奖项不多,所以,这个闭幕式邀请函,就显得含金量十足了。

      不过,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偶尔也会出现双蛋黄,三蛋黄,最离谱的甚至直接搞批发。

      就像最佳剧本,通常都不止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