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当中的法官拿着个小木锤子砸在桌上的一个木块上。

    画面闪过,一个房间里头好多人围着大桌子坐着。

    叮铃铃~~~

    桌上一部电话响起,众人回头,只见李一鸣伸手接起。

    听到是建国同志的声音,李一鸣嘴角流露一丝笑意“嗯,是我,嗯嗯嗯”

    两个罐子都找到了。

    李一鸣拿着电话,略微有些出神,建国同志说了罐子,又紧接着说到了盆没找着。

    哪有什么盆?

    是那个没找到的彭?

    是了,这个事国家肯定关心,毕竟一个从事秘密任务的科学家失踪这么久,国害耗费这么多资源去寻找都没有找到真相。

    小说里头是有提到彭加木但总量很少,而且都是跟什么双鱼玉佩盗墓故事夹杂在一起,没有切实结论。

    八零出事时,李一鸣不过七岁,只知道有个大科学家在沙漠里失踪了。

    这些报道在报纸上很多,几年都一直被重复着,李一鸣低眉沉思。

    他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内容有几条

    一是科考队在中途水油几乎耗尽,离营地还有四百公里,彭加木又不想向上级请求救援,当时要用直升机运水,成本非常高,飞一次就要七千块钱,这相当于整个科考队数年的工资。

    二是在科考队向上级发出电报说明情况后,彭加木还是决定就地找水然后他独自离开营地,就此失踪。

    三就是国家派了许多军人,动用了直升机搜了四次都没有找到尸体。

    第四就是彭加木身患两种癌症,身体非常虚弱,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最终还不顾个人安危独自去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