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泉,沙洲种业。

    准确的说是沙洲-先锋种业。

    谢方林依然是分公司的总经理,他也看到了种业周刊的报道。

    前几年沙洲的经营十分的压抑,说它不大吧,他又是西北玉米种业的领头羊,在河西走廊掌握了几十万亩优质玉米制种基地。

    说他大吧,却只有区域性的小品种,困居一地。

    直到先锋集团入局后,沙洲才算是有了全国性的大品种。

    先玉335,

    就是他们的杀手锏。

    看着榜首的郑单958,谢方林对德农公司充满了艳羡,一个好的品种可以支撑6-10年。

    先玉335虽然比郑单958更具有优势,但制种产量还没上来。

    还得加大推广。

    随后他又看了看天玉1号。

    去年,天禾生产了60万斤天玉1号玉米种子,让他如鲠在喉,警惕了起来。

    但随后仔细一想,60万斤种子,推广面积最多就六七万亩吧。

    连沙洲的牙缝都赶不上,

    今年更是大幅提价,

    每公斤70元?就这么想压沙洲种业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