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平白了他一眼,大步朝南去。

    周建业知道这茬过去了,推着车追上去,“慢点走,路不平,硌着脚。”

    “你给我闭嘴!”林和平回头瞪他一眼,一个大老爷们,嘴怎么这么贫。

    周建业一本正经道:“我真担心你,多年没回来,不习惯乡间坑坑洼洼的路。明天去市里买两双皮鞋吧。你好歹也是厂长,怎么也得置办两身像样的行头。”

    林和平下意识想说不用,忽然想起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必须得穿得像模像样的去办,“买一套就行了。这边不比南方,市里没什么好皮鞋。”

    周建业听到“南方”二字,“银行里的那笔钱暂时用不着,你要不要去南方倒腾点东西,再弄些创业资金?”

    林和平转向他,“你还别说,我真有想过。可你今天也看到,总共十二个人,一半四十出头,五十来岁。找谁跟我去?总不能让六十三岁的老村长陪我跑一趟。”

    周建业回想一下刚刚见到的那些人,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岁。

    此时农村三十岁的女人几乎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林和平给她双倍工资,她估计也不愿意,或不敢随林和平去南方进货。

    周建业眉头微蹙,“当务之急是招人?”

    林和平摇头,“修厂房、买机器以及改良月饼方子,都迫在眉睫。七月中旬就要把首批月饼做出来,我也没时间出去。”

    “你有月饼模型?”周建业问。

    林和平:“那个食品厂有个月饼车间,里面好像有几个模型。”

    周建业不禁问:“现在的人习惯了月饼里面有冰糖和青红丝,你打算怎么改?”

    “改小,改软。”林和平道,“以前太大,硬的咬不动,说句夸张的话,车从上面经过都压不烂。变小变软,一斤有六七个,会过日子如我娘,也舍得买几个给我姥姥送去。”

    林和平上辈子经营食品,周建业没碰过食品生意,不如她懂,一听她有计划,“咱们先去哪儿?”

    “饭店。”林和平道,“有卖饭的,咱们再慢慢逛。没有转一圈就回家。”

    虽说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但青潭镇并没有几家做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