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破格提拔杨少宗是彭耀南的意思,左良喜做为刘守仁安插在淮西县的搅屎棒,那是怎么也不能同意的啊!
这时候,左良喜又很严肃的和杨少宗说道:“小杨同志,你说要在旗山搞经济工作,书记当然是支持你的,可你有没有读过邓首长的文选?”
杨少宗道:“读过!”
左良喜续道:“那就好。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首长有一篇《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你回去之后好好学学。首长在80年就说的很清楚,国内经济调整在某些方面要后退,而且要退够,特别是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生产等方面一定要退够。我们现在搞后退,那是因为六十年代的很多工作都是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对生产力的破坏是很严重的,我们只有退够了,才能真正的调整好生产关系和实际需要的问题。小杨同志,你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学好,就这么热匆匆的跑过来和我谈经济工作,谈什么搞好旗山的经济工作,是不是有点冒失啦,是不是有点想当然啊,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呢?”
听着这番话,陆达强的脸色刷的一下子就变得,阴沉沉的看着左良喜,他心里已经下了决心——他眼前的这手买卖可是好几个亿的利润,如果左良喜在淮西县不给他面子,他就是一口气拍三十万也要将左良喜踢出去,换一个听话的县委书记!
别看左良喜是刘守仁的人,陆达强照样有办法,这三十万就直接给刘守仁,刘守仁自己会想办法让左良喜滚出去。
杨少宗倒是依旧很沉稳,甚至是很轻松的答道:“左书记,我倒觉得进和退本身并不重要,咱们往后退是为了搞经济建设,搞经济建设说到底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高的条件当然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德国人在二战之前提出的共同富裕标准是每个家庭都能买轿车,为此才搞出一个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已经实现了这一点,日本也实现了,比起咱们,他们就是共同富裕!再来说咱们淮西县,每个家庭分七八亩地就能搞出共同富裕吗?显然不能!左书记,我是说句真心话,咱们搞地方经济建设真的不能唯中央论,唯中央论是干不出成绩的,中央让咱们停,咱们得快点跑,中央让咱们跑,咱们就得向前飞,要不然的话……全国那么多县,谁知道中国还有一个淮西县,又有谁知道淮西县的县委书记是您啊!”
这话说的有水平,举重若轻,既将左良喜那番看似很严肃的教训反驳回去,又转个弯的没有得罪左良喜。
左良喜一听就知道杨少宗真的不简单,至少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他不由得从桌上那盒中华烟里抽出几根,给陆达强和杨少宗都散了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根默默寻思着,在心里掂量着。
他越琢磨越觉得杨少宗的这番话很有点道理,就忍不住的问道:“小杨同志,那你说说……你在旗山想要怎么实现共同富裕啊?”
杨少宗很坦白的说道:“我目前的想法就是不唯中央论,继续在旗山保持集体经济的大模式,利用集体资金搞食品加工业,赚钱之后投入到公社中搞大规模养殖和果林大种植,由此反向深化我们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协同发展。等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展积累到足够的资金,我打算在公社成立一家旗山农业经济合作社,这家合作社属于企业性质,由公社授权合作社经营公社的集体土地和其他农业项目,所有社员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同时实现公社内部的政经分离,实现公社的地方政府正常化管理,同时保留公社集体经营的大基础和大方向。”
“不错……很好!”
左良喜不由得赞叹一声,又道:“你这个想法确实是很好啊,而且是可以推广的……那你再说说后面还有什么想法!”
杨少宗续道:“合作社成立之后,我就继续让合作社利用资本优势搞大投资、高科技、大产出的新农业,比如说,我们学习国外模式投入玻璃大棚种植,反季节销售果蔬,引入国外的优良品种,按照国际标准实行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外销。我们在本地搞大规模养殖,至少有三十万头生猪的存栏量,再将那十几万亩的荒山改造成果林,学习国外经验在旗山搞旅游产业,搞农业的科技研究,争取将我们的农业产值做到十个亿,社员们年底一分红,加上劳动工资和奖金,年收入都能超过一万元,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淮西县说是在旗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了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我相信是没有人能反驳的!”
“对……对,对啊!”
左良喜惊讶无比的连说了三个“对”字,心里愈发赞叹不已,他又和杨少宗称赞道:“你们郭县长没有说错啊,你这个小同志确实是有过人之处,不是一般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是很正常的,应该的。”
说到这里,他很用力吸了一大口烟,似乎是经过了非常慎重的思考才再叮嘱道:“小杨,你要这么搞是真的可以的,但书记呢……当着陆总的面,我和你说一句真心话,如果你真想这么搞,你必须写一个关于新农村,特别是关于你们旗山地区的发展报告,将你的想法都写出来。到时候让陆总在省社科院找几个专家帮你参谋一下,花点钱,让他们修一修,改一改,后面继续让陆总想办法将报告通过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路子直接送到省委。千万不要从县委和地委这边走,否则就算我不贪,别人都会乱七八糟的在上面修修改改,改什么啊,就是想在上面署个名,署到最后就没有你的名字了。”
杨少宗默默点头,他最近其实也一直都有这个考虑。
这时候,左良喜又很严肃的和杨少宗说道:“小杨同志,你说要在旗山搞经济工作,书记当然是支持你的,可你有没有读过邓首长的文选?”
杨少宗道:“读过!”
左良喜续道:“那就好。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首长有一篇《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你回去之后好好学学。首长在80年就说的很清楚,国内经济调整在某些方面要后退,而且要退够,特别是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生产等方面一定要退够。我们现在搞后退,那是因为六十年代的很多工作都是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对生产力的破坏是很严重的,我们只有退够了,才能真正的调整好生产关系和实际需要的问题。小杨同志,你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学好,就这么热匆匆的跑过来和我谈经济工作,谈什么搞好旗山的经济工作,是不是有点冒失啦,是不是有点想当然啊,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呢?”
听着这番话,陆达强的脸色刷的一下子就变得,阴沉沉的看着左良喜,他心里已经下了决心——他眼前的这手买卖可是好几个亿的利润,如果左良喜在淮西县不给他面子,他就是一口气拍三十万也要将左良喜踢出去,换一个听话的县委书记!
别看左良喜是刘守仁的人,陆达强照样有办法,这三十万就直接给刘守仁,刘守仁自己会想办法让左良喜滚出去。
杨少宗倒是依旧很沉稳,甚至是很轻松的答道:“左书记,我倒觉得进和退本身并不重要,咱们往后退是为了搞经济建设,搞经济建设说到底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高的条件当然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德国人在二战之前提出的共同富裕标准是每个家庭都能买轿车,为此才搞出一个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已经实现了这一点,日本也实现了,比起咱们,他们就是共同富裕!再来说咱们淮西县,每个家庭分七八亩地就能搞出共同富裕吗?显然不能!左书记,我是说句真心话,咱们搞地方经济建设真的不能唯中央论,唯中央论是干不出成绩的,中央让咱们停,咱们得快点跑,中央让咱们跑,咱们就得向前飞,要不然的话……全国那么多县,谁知道中国还有一个淮西县,又有谁知道淮西县的县委书记是您啊!”
这话说的有水平,举重若轻,既将左良喜那番看似很严肃的教训反驳回去,又转个弯的没有得罪左良喜。
左良喜一听就知道杨少宗真的不简单,至少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他不由得从桌上那盒中华烟里抽出几根,给陆达强和杨少宗都散了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根默默寻思着,在心里掂量着。
他越琢磨越觉得杨少宗的这番话很有点道理,就忍不住的问道:“小杨同志,那你说说……你在旗山想要怎么实现共同富裕啊?”
杨少宗很坦白的说道:“我目前的想法就是不唯中央论,继续在旗山保持集体经济的大模式,利用集体资金搞食品加工业,赚钱之后投入到公社中搞大规模养殖和果林大种植,由此反向深化我们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协同发展。等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展积累到足够的资金,我打算在公社成立一家旗山农业经济合作社,这家合作社属于企业性质,由公社授权合作社经营公社的集体土地和其他农业项目,所有社员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同时实现公社内部的政经分离,实现公社的地方政府正常化管理,同时保留公社集体经营的大基础和大方向。”
“不错……很好!”
左良喜不由得赞叹一声,又道:“你这个想法确实是很好啊,而且是可以推广的……那你再说说后面还有什么想法!”
杨少宗续道:“合作社成立之后,我就继续让合作社利用资本优势搞大投资、高科技、大产出的新农业,比如说,我们学习国外模式投入玻璃大棚种植,反季节销售果蔬,引入国外的优良品种,按照国际标准实行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外销。我们在本地搞大规模养殖,至少有三十万头生猪的存栏量,再将那十几万亩的荒山改造成果林,学习国外经验在旗山搞旅游产业,搞农业的科技研究,争取将我们的农业产值做到十个亿,社员们年底一分红,加上劳动工资和奖金,年收入都能超过一万元,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淮西县说是在旗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了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我相信是没有人能反驳的!”
“对……对,对啊!”
左良喜惊讶无比的连说了三个“对”字,心里愈发赞叹不已,他又和杨少宗称赞道:“你们郭县长没有说错啊,你这个小同志确实是有过人之处,不是一般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是很正常的,应该的。”
说到这里,他很用力吸了一大口烟,似乎是经过了非常慎重的思考才再叮嘱道:“小杨,你要这么搞是真的可以的,但书记呢……当着陆总的面,我和你说一句真心话,如果你真想这么搞,你必须写一个关于新农村,特别是关于你们旗山地区的发展报告,将你的想法都写出来。到时候让陆总在省社科院找几个专家帮你参谋一下,花点钱,让他们修一修,改一改,后面继续让陆总想办法将报告通过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路子直接送到省委。千万不要从县委和地委这边走,否则就算我不贪,别人都会乱七八糟的在上面修修改改,改什么啊,就是想在上面署个名,署到最后就没有你的名字了。”
杨少宗默默点头,他最近其实也一直都有这个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