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印远远地看见皇上尸体躺在门板上,忍不住放声痛哭,双漆跪地前行,一步一步挪至东华门,伏尸哀嚎,周边百姓见了,个个悲戚,一时低声抽泣之声此起彼伏。

    守尸将士见了,向唐海禀告道:“将军,我等奉命守尸,此人公然哭灵,引来百姓同情昏君,若要让大王知道了,我们难逃责罚。”

    唐海不想让这些将士为难,遂道:“我这就去劝劝他,你们也休着急,万一大王追责,你们就说是唐海所为,凡事由我承担。”

    将士道:“多谢将军。”

    唐海上前劝慰:“曹大人,事已至此,切莫悲哀。”

    曹印止住哭声,唐海复劝:“崇祯皇帝是个勤政君主,可惜不识贤,不用贤,不容贤,以至于此。既然他已驾鹤西去,曹大人就节哀顺变吧!”

    曹印整了整破烂不堪的衣冠,伏地九拜,而后站起来,双手颤抖着从怀里取出通天笏,郑重地道:“皇上,这是你家之物,臣德薄,用不起,今日还于皇上,望随身带去,且莫将此物留在人间糊弄后世忠良……”

    曹印言罢,将通天笏小心地放在崇祯帝尸身旁边,复又放声痛哭。

    唐海暗喜:“枯木逢春发新芽,雨打顽石穿洞眼,这迂腐的人终于彻悟了,甚好甚好,等会儿我再好好规劝,定要他弃旧图新降大顺,自拔来归投新朝。”

    北京城内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顺军军纪严明,秋毫不犯,百姓见了义军将士,如见亲人,无有不欢欣者。

    唐海领着曹印走在大街上,满是欣喜,可曹印却冷若冰霜,对京城里的巨变漠然无情。

    信王府,唐海令金子为曹印安排食宿,曹印摆手道:“罢了!”

    唐海道:“曹大人在牢内受苦了,先养好身子要紧。”

    曹印立于王府大厅,双眼微闭,问道:“唐海,你们既已夺了京城,何必逼死皇上?须知仁者治世,不弑前朝君王。”

    唐海道:“曹大人,实不相瞒,我也是刚刚知道皇帝自缢。我们进城前未曾想到会是如此结局。”

    曹印睁眼长叹道:“自泰昌元年光宗皇帝煤山赋诗以来,整整二十四年,想不到马笑一语成谶,难道这是天意?”

    唐海劝慰道:“曹大人切莫悲伤,真君子者,忠君爱民不可偏废,曹大人对崇祯皇帝一片忠心,对天下百姓一片爱意,神人共知,天可怜见,如今皇帝不存,百姓依旧,大人满腹经纶,不可埋没了一身才华。”

    曹印听出唐海话中有劝降之意,遂道:“敢问,曹印文治救不了大明,你唐海武略就能经营好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