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员请汇报B52目前速度。”

    “目前B52速度为6.3公里/秒。”

    “目前速度可以实施第二方案,星舰1号、星舰2号加速到7公里/秒,到小行星B52前面10公里处开始挂网。”邓远听到观测员的汇报以后开始下命令。

    从屏幕上看到星舰1号,星舰2号开始加速,十几秒后和B52拉开了大概10公里左右的距离。这是只见从星舰1号母舱飞出5艘侦察舰,每艘侦察舰尾部都有一根绳子,然后向着星舰2号母舱方向飞去,这些绳子每根足足有快2000米长,当侦察舰部飞到星舰2号母舱以后,能够清晰的看到,这些绳子中间横着还有几根绳子,组成了一张网,只不过网眼大了点。

    这些绳子可是大有来头,价值不菲,现在在这里被用来织了一个大网,据说这种绳子的强度比普通航空母舰上的拦阻索要高几十倍,柔韧性也很好,因为这些绳子里面添加了一些从陨石中提取的不知名元素,这才能够承担拦截小行星的重任。

    “报告,拦阻网已经固定完毕。”

    星舰一直保持7公里/秒的速度飞行,挂网的这段时间,星舰已经和B52拉开了一大截,留出来的这段距离是为了给星舰1号和2号掉头的时间。

    邓远听闻拦阻网已经固定完毕,然后就开始下令星舰1号和2号转弯掉头,拦阻网是挂在母舱出口部位,在尾部靠下方,此时的拦阻网也已经经过侦察舰的有意排布,从正面开始张开的状态,另外这个网很大很大,小行星最长处是900多米,差不多1公里,呈现出来的是长条形,头尾长,中间的直径大概300多米。所以一个足够大的网是很容易把它兜住的。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星舰10分钟后开始拦截小行星,员坐下,系好安带,星舰内部所有舰船固定。B52上工程舰持续减速,保持和小行星速度一致。”

    星舰掉头完毕以后,目前在原地头部不是正对小行星,因为考虑到拦阻网和小行星碰撞到一起后会有很大的拉扯力,所以当接触的那一刻起,星舰要开推力斜着往外飞。小行星以6.3公里/秒的速度快速飞行,越来越近,终于和拦阻网碰到了一块,并没有出现石破天惊的动静,只见拦阻网瞬间被拉长了很多,拦阻网的绳子不但强度高,并且柔韧性也好,这是星舰1号和2号,猛的被带着往后飞,但它们同时开着推力斜着往外飞,从而保证它们不会和小行星亲密接触。

    小行星被拦阻网拦截这一下速度一下降到了5.5公里/秒,当然代价也是比较大的,并且风险也很大,首先星舰1号和星舰2号所用的材料是不是够强?能不能承受这么巨大的拉力?当然事先是经过计算的,可以承受,但是不代表没有这些凶险的存在。星舰1号和星舰2号里面的人就像坐着火箭升空的感觉,强大的推背感足以让普通人窒息,幸亏这些人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身体素质不是普通人可比拟。

    这时星舰1号和星舰2号的速度基本也与小行星一致了,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加推力,持续让小行星减速,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很快B52的速度变成了静止。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送了一口气。但是还没完,因为为了保持地球的绝对安,小行星停留的位置比预定位置远了很多。所以还得用工程舰把小行星推到靠近地球的位置,刚好被地球捕捉,然后再在太空中把B52分割以后运回地球,也就是说,不久以后B52就不存在了。

    星舰1号和星舰2号飞离小行星,侦察舰再次把拦住网摘掉。现在小行星上还有56艘工程舰可以正常工作,被烧毁发动机那44艘工程舰在小行星被拦住网拦截的时候,没有办法减速,就仍然按照6.3公里/秒的速度在飞行,现在正往宇宙深处飞去。

    这时苏言走到领导观测席,汇报道:“报告首长,已经成功拦截B52,请指示!”

    “按照第三阶段预案执行,尽快把B52送到地球预定轨道。”武将军指示道。

    说完这些话,武将军从观测席走出来,依然是轻拍着苏言的肩膀,对苏言说:“小苏啊,这次很成功啊,等部工作结束,我给你们摆庆功宴,请你们喝酒。”

    “另外,星舰1号回到月球基地以后,尽快安排一艘客运舰把石浩接回来,我想早点见到老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