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拿着一枚血红玉佩,这对于白猿来说,是复活萧纪的重要物品。

    “给我,给我玉佩!”

    白猿呼喊着扑来,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将玉佩往江里一扔,扔出很远。

    你可以杀死我,但没了玉佩,你就不能祸害人间。

    这是我最后的想法,静静等着死亡,却听白猿惨叫一声,纵身跳入大江,向着玉佩落水的地方游去,血水把周围江水染红,看样子伤得不轻。

    我无力的躺在火轮船上,看着白猿没入江中,再不见冒头。

    前方,有数艘船向这边驶来,观其旗号,是巡江快船。

    看来,我有救了....

    杨丽华合上书,结束阅读。

    大象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晚,在皇宫里发生的一切,作为亲历者的杨丽华清清楚楚。

    看了这个故事所说的“内幕”,她觉得啼笑皆非,因为西阳郡公夫人尉迟氏(现在的皇后),确实事后消失了一段时间,而不是被有司拘禁在宫里,询问帮凶。

    宫里也没有什么得道高僧识破刺客身上蛛丝马迹,因为刺客挟持着天子,逼她驾车离开皇宫,最后于半路逃亡,不知去向。

    后一件事,当时有很多禁卫知道,实际上事后也传开了,至少权贵之家大多知道,当日亲历者,有许多人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而作者编故事时,在这里出了一个破绽,说刺客死于宫中,被有司搜出蛛丝马迹,指向尉迟氏。

    很明显,作者当时不在现场,编故事时也无可靠消息来源,这可能是其身份卑微的缘故,所以只能靠想象,否则不会出这个破绽。

    这是杨丽华的判断,所以,她认为作者为了表现白猿确实“存在”,所以将其所作所为,与曾经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以此显得“真实”。

    三分事实,七分编造。

    但不可否认,这种写法,显得故事十分“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