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板簧的“弹力”太大,击锤上夹着的燧石很容易撞碎,而且会让扳机变得“坚硬”,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扳动。

    最关键的一点,板簧的弹力必须持久,也就是说,不能用了几次就发软、失去弹力。

    如果板簧不行,燧发火铳的“发火率”就不行,很容易“瞎火”。

    那么,想要自己私下制造燧发火铳,若做不出耐用的板簧可不行。

    刘霸道姓刘,当然有想法,他想囤积火器,聚集私兵,以便时局有变之际,扯起大旗,应那金刀之谶。

    历来起事,兵器不可或缺,火器这么贵,若自己能制作,一来省钱,二来不会引起官府注意。

    结果连个板簧都做不出来。

    按照铁匠们所说,板簧可能是用特殊的铁料制作出来,所以能够保持弹力,而弹力恰到好处,不强也不弱,但铁匠们摸索了许久,都做不出合适的板簧。

    这么简单的板簧都做不出来,铳管更是别想。

    铳管,是火铳的关键部件,看起来结构简单,就是一根中空的铁管,但想要做出来,并不容易。

    刘霸道找的铁匠,个个手艺精湛,看了铳管之后,尝试着制作,试了许多办法,最后采取的是“卷制”工艺。

    用这种方法来制作铳管,得先将精铁锻打成拨片,然后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将其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

    这种制作方法对手艺要求很高,还得有钢钻,而每人每天只能给铁管钻进寸余深度,整根铁管需要花大概一个月才能完成。

    不仅费时,还费钱,最关键是做出来的铳管依旧不耐用。

    铳管不好做,好歹能做出来,但没人知道火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火铳没了火药,就如同弓没上弦,根本就用不了,所以只能靠买。

    一杆火铳售价不菲,买回来之后,还得时不时买火药和铅子,以及作为备件的板簧,没有这些东西,火铳迟早变成烧火棍。

    尝试了许久,刘霸道发现私造火器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