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官军攻打典冲一事,恐怕会招来非议,不知杞王那边是否知道详情?”

    “比起这个,建康那边是怎么回事?怎么到现在官军还没拿下建康?”宇文温反问道,杨济闻言有些无奈,开始讲解起这段时间建康方面的战事。

    简而言之,局势的发展太邪门了,其中必有蹊跷。

    对于宇文温和杨济两人来说,陈国的寿命本该就在今年终结,因为陈国皇帝陈叔宝昏庸无能,导致国力衰败、人心不齐,所以即便建康一带的陈军数量不少也不缺粮食,都无法抵挡渡江而来的周军。

    可出人意料的是,陈军不但成功击退兵临城下的周军,成功将战事拖入雨季,还打得有声有色,到后面硬是把局势扭转过来:

    周军在江南立足不稳,加上雨季的影响,不得不收缩回江北,以待更好的战机。

    这条消息,是不久前由信使带到番禹的,只有崔达拏和杨济知道,如今宇文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只觉得脑子有点乱:陈军有如此神勇表现,莫非是有高人指点?

    或者说,难道陈国皇帝陈叔宝发生异变,有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鹊巢鸠占,让行将就木的陈国回光返照,开始走上逆天改命的道路?

    一想到这里,宇文温杀心顿起,这个念头他没和杨济说,但已经认定此事极有可能发生,即便不是陈叔宝异变,也有可能是别人,所以,那个人必须死!

    “大王,依下官看来,恐怕是有人给孔、施二人做参谋,所以陈军才会有如此表现。”

    杨济不知道宇文温此时此刻的想法,他开始根据自己所知的消息,推断为何事情会演变到如此地步,结论很明确,就是有人给担任监军的孔范、施文庆出谋划策,以至于陈军居然能够起死回生。

    综合多方面的消息,陈国皇帝陈叔宝,似乎依旧在皇宫里“足不出户”,除了偶尔几次走上城头犒军之外,好像没什么异常,陈军也没使用什么奇怪的武器,甚至连轰天雷都没有。

    而陈国军队的指挥权,城内归监军施文庆,城外归监军孔范,也就是说,这两个佞臣才是实际上的陈军主帅,陈军能有后来的出色表现,全拜此二人所赐。

    问题来了,孔、施二人是出了名的佞幸小人,平日里从未表现出军事才华,和陈军宿将们向来关系就很差,怎么看都不像是绝世名将的样子,为何会有如此出色表现?

    若按“历史”而言,隋军兵临长江,而孔、施等佞臣在陈叔宝面前却报喜不报忧,直接导致陈国应对不当,在城外决战时,还是孔范率先逃跑,导致全军溃败,使得隋军轻而易举拿下建康。

    结果现在却是这两位力挽狂澜,反差如此之大,让宇文温和杨济有些错愕。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是文官秦桧挺身而出,在朝堂之上骂得力主求和、划江而治的岳飞无语,随后秦相公亲自率军北伐,不但收复失地,还收回了燕云十六州,成为中兴名臣。

    这种事情简直太荒谬了,所以宇文温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孔、施二人力挽狂澜,成功扭转了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