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明显已经失去方寸的徐熙川,高泰明竟然都有亲自上台和段誉辩一辩的冲动。

    徐熙川想的没有那么多,他此时还一门心思的想着挽回局面,从而让自己成为大理国的儒家领袖,成为在皇室和丞相府之外,一个强有力的势力的领导者。

    脑袋因为这接连的挫败,接连的颜面扫地而有些晕,但他依然明白,要想让段誉不再占上风,可能只有重新回到那个话题。

    “太子殿下,我只想问一句,你可有更好的治国方略?”他高声问道。

    高泰明顿时都有些欣赏这个野心甚大,而且都不怕背叛自己的家伙,问得好!

    他也不相信段誉会有更好的治国方略,既然没有,那么,他也就没有再信口开河的给相国公府加担子的机会。…,

    所以问得好!

    段誉又看了徐熙川好一会,又看得徐熙川有些发虚,这才摇头道“熙川先生,我很失望,”

    王安文顿时高兴得想要跳起来,就是这样,就应该是这样,徐熙川,哈哈,我看今日之后,你还有何脸面装高人名士?

    段誉看着徐熙川不断摇头,“我真的很失望,没想到,你现在还在问这样的问题。”

    血一下子涌到脸上,徐熙川的脸瞬间就红了起来。

    都不用刻意去看、去听,他都能看到那些人脸上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和奚落,也能听得到那带着浓浓嘲讽意味的轻笑。

    被一个和自己子侄辈一样大的人,可以说当着满京城百姓的面这样评价,胸怀大志,野心勃勃的徐熙川,哪能忍受?

    若是就让段誉这么说,那从今日起,他所有的壮志宏图,都得化为泡影。

    “殿下,”他大袖一挥,“还请殿下说个所以然来。。”

    “这场辩论,无论是之前的两位同道还是在下,一直非常尊敬殿下,一直秉承着忠恕之道,即便殿下出言再偏激,依然给殿下足够的尊重,因为,殿下乃我大理国的储君,”

    “但殿下适才之言,委实让在下无法接受,在下自归国起,一心所想的,就是能用所学来报效朝廷,重要的是,今日在场的还有宋朝的同道,殿下如此无故鄙薄在下,怕是会有损我大理皇家体面,”

    董佳又有些想笑,十一世纪的友邦惊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