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部分也不简单啊!你这“一小部分”,包不包括里面的诗词?

    包括的。宝峰看到了眼前的希望,目光也跟着坚定起来。

    那我倒要考一考你。李叔叔说着把自行车推到了楼角,支上了车梯。面对着眼前这个十五岁的男孩,把双手交叉于胸前,略一沉思,说,《杏帘在望》里头两句,我记得是: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下面两句是,是什么?

    宝峰昂首面向李叔叔,满脸兴奋,朗声往下背诵。不知是被夕阳的余辉照的,还是内心里的潮涌,此时那十五岁的脸膛红彤彤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还有“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说大荒”后面两句是?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权就假皮囊。

    好,很好!

    ……

    好,停!你就背到这吧。跟我取书去。

    李晓山的爸爸被宝峰惊人的记忆力征服了,心想,他怎么会是别人家的儿子呢?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本是自己的专利。可是自各的儿子女儿,偏偏脑袋长得不尽人意,虽有花容,但无日月精华,满脑袋糨糊。唉,一个只知道挥钢钎的炼钢工人,咋会生出这样有名堂的儿子。老天不公哟!

    宝峰跟在李叔叔的身背后,走进红楼993第二个楼门洞,踏上楼梯,是不会猜想到走在前面的长辈内心里的思想活动的。站在李叔叔的书架前,赫然眼前的是一排又一排精装书籍,当然精装图书大多是马恩列***的巨著。李叔叔就是从《资本论》的后边,抽出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故事——《红楼梦》的第二卷的。

    对于宝峰来说,他是第一次见到庐山真面目。《红楼梦》封面书皮是如此大气,比鲁迅先生的单行本的封面,还要素雅高贵。

    他们订了君子之约,可以细细地研读,随时可以来换书借取,但不可以传借他人(包括他的儿子),不可以折页、画痕、损坏(包括书皮),不可以散布有关污秽情节和细节,要有批判精神。

    宝峰带着胜利的喜悦走出李家,感觉上似乎高大了许多,内心里有不可名状的自豪感。因为他看到了李晓山懦弱和猜疑的表情,李晓山的妹妹羡慕和尊敬的眼神,李晓山的母亲信任和亲切的神态。李晓山的母亲举手投足,跟其他同学的妈妈大不相同,透着一股劲。这股劲,宝峰一时无法说得清楚。是女人气息中的阳刚呢,还是男性中的阴柔?对十五岁的宝峰来说,就更加体悟不出来了。

    也许李晓山微黑的面皮是母亲遗传的结果,她就在妩媚中为自己涂抹了男性色彩。

    宝峰回到家先把借来的宝书包上书皮,吃罢饭,把妹妹宝娟拉到一边详细地叙述了今天跟李叔叔借书的故事,兴奋得宝娟也手舞足蹈起来,一个劲地喊太好啦,太好啦!然后,婉转地提出也想看这本书的愿望。

    宝峰心想不好,只得立刻刹住车,婉转地拒绝妹妹提出的要求。在这个家,宝峰只和妹妹宝娟谈得来,有个啥事互相递个消息。这自然是,他们从小在一起玩大,玩出的亲和力,各自的脾气属性彼此了解,差不了大概。虽然姑娘大了,男女有别,宝娟再也不当哥哥宝峰的跟屁虫了,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玩伴自己女儿国的天地,可心气终归是相通的。

    细想,他跟弟弟宝海虽也是一奶同胞,可怎么着也建立不起这份感情,仿佛两个男孩相隔着两个世界,也许是性格使然,一个书呆子内向文静,一个成天的打打杀杀;也许是年龄相隔距离大,七年就是一道分水岭,彼此各不搭界。如果想彼此通车,得打通一条漫长的时间隧道。那得花大力气,慢慢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