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上的麻烦。

    和电力部门的矛盾从根本上说,就是限电引起的矛盾。在工业园上马时,省电力局就说过,除非平川市**出头出资和矿务局联建一个新电厂,并网发电,否则,对这三十五平方公里工业园的电力供应不列入计划。后来,在省府和有关方面的压力下,电力局联建电厂的要求不敢提了,但三天两头拉闸。

    工业用水的问题。

    这个问题更严重,逢上旱季整个平川市都缺水,百万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都不能保证,自来水厂怎能保证这庞大工业园的用水呢?因此,工业园上马时就在大漠河边自建了水厂。可遗憾的是,去年、今年,连着两年大旱,大漠河变成了一条干河沟。

    标准厂房的空置问题……

    起步区收尾工程的资金问题……

    问题越谈越多,郭怀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束华如注意到,郭怀秋开始还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两笔,后来就不记了,身子也渐渐歪到了一边,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

    直到这时,束华如还没想到郭怀秋会出事。

    说心里话,束华如请郭怀秋来参加这个会是有些私心的。

    两年前上国际工业园时,束华如就在私下里和郭怀秋交换过意见,认为条件还不太成熟,城市的基础设施太落后,硬上只怕会事与愿违。郭怀秋那时刚上台,又赶上全国的开发热,不听束华如的意见,三天两头往省城和北京跑,硬把工业园跑了下来。跑下来后,常委班子里仍有不同意见,吴明雄就明确反对过。反对的理由和束华如完全一致。不过,束华如出于对郭怀秋的尊重,也出于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的考虑,在几次常委会上都没站出来支持吴明雄的意见,反倒为国际工业园讲了不少好话,这就让大家都以为他是无保留地支持工业园上马的,最后一次拍板的常委会上郭怀秋就分工让他负责。

    现在,国际工业园成了平川市人人皆知的市长工程,束华如已没有后退的余地了,加上大正的日本人下个月底又要来,束华如便有些急,想让郭怀秋了解一下工业园面临的真实状况,别到时候一板子打到他屁股上去。

    还有一些话,束华如不敢和郭怀秋说。

    有些干部已在私下议论了,说是国际工业园要道路没道路,要水电没水电,却两年投下三个亿,实在是打肿脸充胖子。把这三个亿存在银行,光利息每年也能养活两万多号待业待岗的工人了。

    郭怀秋死后,束华如才有些内疚——早知郭怀秋会倒在国际工业园的会场上,他真不该让大家说这么多问题。问题已经存在了,说不说都一样。作为一个市委副书记兼市长,他当初既然没站出来反对国际工业园的上马,现在就不该这么患得患失,就得切实负起责任来,千方百计去解决问题。就算要下地狱,也只能自己下,完全没有必要把郭怀秋也架到火上烤。

    郭怀秋是在财办刘主任谈资金问题时倒下的。

    束华如当时就坐在郭怀秋左边,右边是副市长曹务平。郭怀秋的身子软软地倒在了曹务平的怀里,曹务平失声叫了起来,束华如才发现大事不好:郭怀秋脸色苍白,毫无血色,满头满脸的汗,呼吸困难……

    会议被迫中断。

    二十多个与会者全吓呆了,扑过来,围着郭怀秋,一声声叫着“郭书记、郭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