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

    天明时分,看着城外的清军如潮水般退去,董济和舒了一口气。

    夏向维对这样的结局并不意外,他目光望去,只见许多人在内城墙上簇拥着秦山海,士气与前几日守城时大不相同。

    夏向维便打算向那边走去,却被董济和拍了拍肩拦下。

    “不必了。”董济和道。

    “这次是学生办砸了,导致秦守仁受人盅惑,学生得给秦家一个交待。”

    “守仁他心志不坚,拦了这次也会有下次。山海是明白人,不会怪你。你再去请罪,反倒是给他添堵。”

    董济和说罢,摆了摆手,又问道:“我先前听你说‘第三层是蔡家祯’,此言何意呐?”

    夏向维拱手道:“家师料定蔡家祯不会来。”

    “为何?”

    蔡通禹早已卸任颐养,蔡家祯不来自然不会是因为蔡家的权力之争。故而董济和有此一问。

    夏向维道:“蔡家祯要降奴早可以降了,为何一直等到现在?无非是为了更大的好处……”

    话到一半,董济和洒然一笑,明白过来。

    “哈,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们要弃锦州。”

    “学生苦思良久方才明白,董先生比学生聪明。”

    董济和竟也不谦让,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所谓‘第三层’又是何意?”

    “那是家师曾与我打的比方……家师答应过秦总戎,秦家妇孺老少不得有失,便多布置了几层。”

    董济和微微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