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3/4)
后者正色道:“郭大人既然对陛下的决定有百般意见,那自然是带着郭大人来这御书房找陛下亲自说清楚,也免得郭大人对我一个文人吹胡子瞪眼。”
李若甫说完,不顾身旁郭康变了又变的脸色,径直找了殿前侍候的宦官通传,很快,里面传出了让两人进去的消息。
郭康看着李若甫的背影,暗自啐了一口,大步跟了上去:当面说清楚就当面说清楚,难道他还怕了这个奸贼不成?
进到殿中,郭康在发现御书房里不止元帝一人,兵部许明德、户部周志同两人也在。
“来了?”没等两人行礼,元帝便直接示意一旁侍候的宫人赐座。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若甫你来说吧。”元帝说罢,便又瘫回了案前的椅子上,懒懒散散的合上了眼睛。
李若甫应声,转身对着殿中的三人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如今北凉已经打到了居峡关,前几日回来的消息说谭家小子战死,二皇子下落不明,谭思忠重伤,虽说陛下方才在齐福殿中没有应下郭大人北上的提议,可是如今的形势你们也都清楚,朝中能够扛起北边大旗的,也只有郭大人您了。”
李若甫说着,朝郭康拱了拱手,后者轻嗤一声,没有搭话。
李若甫也不恼,继续往下说道:“陛下的意思是,北凉那边还得您亲自去一趟,这次北上,您做主帅,许大人从旁协助,至于粮草兵械的事情,我和户部的人一起协助着暗中完成。”
“暗中完成?”郭康疑惑。
李若甫点头:“不错,六部当中已然有着北凉的暗探,那么北上这件事情只能暗中进行,明面上,我们会向对外散步准备求和的消息,通过京城当中的北凉人传出去以掩护我们真实的目的,北凉此番来势汹汹,我们只能这般先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虽说郭康一直不喜李若甫,但是在面对这样国家存亡的大事的时候,两人还是能心平气和的在一起讨论的,接下来一整晚的时间里,五人便在御书房里具体的商定了一些这次北上的细节,直到东方天际泛亮,彻夜未眠的几人才纷纷神色凝重的离开了御书房。
回到丞相府之后,关键一路跟着李若甫到书房。
“如何?陛下意欲求和的消息传出去了?”
管家点头:“已经传遍了,昨日正是上元节,我们派了不少人在大街上将这件事情宣扬了一番。”
“好。”李若甫点头,拿起案桌上的报告看了起来,管家杨叔站在案桌前几欲言语,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直到李若甫看完了一份报告抬头意外看到他脸上纠结的神色,他这才开口道:“相爷,求和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小姐过来找了您好几次。”
“桃儿?可有说什么事?”李若甫皱眉。
“不曾,不过老奴看着小姐脸上神色不是很好,估计也是因为求和的事情。”杨叔摇头。
李若甫说完,不顾身旁郭康变了又变的脸色,径直找了殿前侍候的宦官通传,很快,里面传出了让两人进去的消息。
郭康看着李若甫的背影,暗自啐了一口,大步跟了上去:当面说清楚就当面说清楚,难道他还怕了这个奸贼不成?
进到殿中,郭康在发现御书房里不止元帝一人,兵部许明德、户部周志同两人也在。
“来了?”没等两人行礼,元帝便直接示意一旁侍候的宫人赐座。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若甫你来说吧。”元帝说罢,便又瘫回了案前的椅子上,懒懒散散的合上了眼睛。
李若甫应声,转身对着殿中的三人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如今北凉已经打到了居峡关,前几日回来的消息说谭家小子战死,二皇子下落不明,谭思忠重伤,虽说陛下方才在齐福殿中没有应下郭大人北上的提议,可是如今的形势你们也都清楚,朝中能够扛起北边大旗的,也只有郭大人您了。”
李若甫说着,朝郭康拱了拱手,后者轻嗤一声,没有搭话。
李若甫也不恼,继续往下说道:“陛下的意思是,北凉那边还得您亲自去一趟,这次北上,您做主帅,许大人从旁协助,至于粮草兵械的事情,我和户部的人一起协助着暗中完成。”
“暗中完成?”郭康疑惑。
李若甫点头:“不错,六部当中已然有着北凉的暗探,那么北上这件事情只能暗中进行,明面上,我们会向对外散步准备求和的消息,通过京城当中的北凉人传出去以掩护我们真实的目的,北凉此番来势汹汹,我们只能这般先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虽说郭康一直不喜李若甫,但是在面对这样国家存亡的大事的时候,两人还是能心平气和的在一起讨论的,接下来一整晚的时间里,五人便在御书房里具体的商定了一些这次北上的细节,直到东方天际泛亮,彻夜未眠的几人才纷纷神色凝重的离开了御书房。
回到丞相府之后,关键一路跟着李若甫到书房。
“如何?陛下意欲求和的消息传出去了?”
管家点头:“已经传遍了,昨日正是上元节,我们派了不少人在大街上将这件事情宣扬了一番。”
“好。”李若甫点头,拿起案桌上的报告看了起来,管家杨叔站在案桌前几欲言语,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直到李若甫看完了一份报告抬头意外看到他脸上纠结的神色,他这才开口道:“相爷,求和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小姐过来找了您好几次。”
“桃儿?可有说什么事?”李若甫皱眉。
“不曾,不过老奴看着小姐脸上神色不是很好,估计也是因为求和的事情。”杨叔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