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皓月僵硬地笑了下,垂在身侧的两只手不自觉攥紧了衣角,紧张得手心冒汗。

    送别会准时开始。依旧是满操场的人,前面坐着的是学生和家长,后面站着的是看热闹的村民。

    看台上一排长桌,各级领导依序而坐,坐在最中间的,是个谁都没见过的、但气场十足、一看就是大人物的中年男人。

    到了领导致辞环节,李校长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这位“大人物”的身份,台下顿时哗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

    季康平将桌上的麦克风拉近,轻咳两声,开始讲话:

    “大家好,今天我来到这里,是一个父亲的身份。我的女儿许皓月,毕业后主动提出要到山区支教,我虽然担心,虽然不舍,但是一想到她愿意把青春投身给乡村教育事业,我就感到无比欣慰。今天,她圆满地完成了支教的工作,我想对她说,我为你感到骄傲!”

    话一落音,台下自发地响起掌声,热烈持久。

    许皓月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发出阵阵冷笑。

    真是讽刺。

    当初她要来支教,他是极力反对的,甚至扬言要跟她断绝父女关系。可现在,支教任务完成,他就迫不及待地来抢功了。

    刘秘书在台下举着相机,对准季康平一顿猛拍。许皓月冷眼瞧着他谄媚的姿态,甚至都替他想好了新闻标题:

    教女有方,投身乡村教育,

    以身作则,弘扬清正家风。

    啧啧,多么大公无私,多么感人肺腑。

    正在神游之际,台下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是一脸兴奋的表情。

    许皓月收回思绪,听了一耳朵。

    原来是季康平提出,要以个人的名义成立两项公益基金,一项用于资助学校的留守儿童,另一项用于补贴清源乡的贫困户。

    这下,不仅抢了功,还施了惠,季康平慷慨无私的慈父形象,从此深深扎根于村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