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隋进入大业初年不久,高句丽在东北逐步崛起将新罗和百济压缩到了半岛以南的区域,不经意间便占据了半岛六成以上的土地,并将整个辽东揽入,与大隋形成隔海相望之状,逐渐对中原大隋产生了威胁。

    高句丽王城平壤也称长安城,一场东征和南下的讨论正在王殿之上激烈的讨论着。

    “王上,本相以为新罗、百济两国现退守半岛南部,当以剿灭之后再寻机西进为宜。否则难以两面兼顾。”丞相渊太祚上前奏道。

    “父王,儿臣觉得值此隆冬季节,当歇兵以待天暖,待入春积雪融化之后再行向南用兵不迟。”太子高元谏言道。

    “大将军意下如何?”国王高阿那转头问向高句丽年轻的大将军渊盖苏文道,这丞相渊太祚和大将军渊盖苏文原本便是同朝为官,一掌文一管武的权臣父子,在高句丽朝堂之上话语权极重。

    “王上,现今我高句丽大军士气正旺,区区冰雪能奈我何?本将军之意便是引得胜之兵出新城北上延津,以延津为根基出兵向西,趁契丹不备,于风雪中再占得他几座城池。契丹国才兼并霫(音:习)奚不久,恐惹恼大隋,故其兵力都在西边部署以防大隋朝,这东部地区颇为空虚,当趁虚去取。”大将军渊盖苏文出谋道,说得极具领土扩张欲的国王高阿那不住点头。在高阿那眼里,半岛南端残喘的百济和新罗早已含在了嘴里,什么时候吞下去都可以。

    “王上,大将军之言虽可行,但我国若与契丹交战,如此定会引起中原隋国注目,这实为不智也!向南攻伐新罗、北济同理。臣以为不如待天暖后,大军直指北方,尽收靺鞨之土乃是上策。”侍郎文在寅上前建议着。

    “嗯~文侍郎之言有理,我高句丽国方才占据辽东不久,辽东汉民不服者众,想必已经引起了隋国的注意了,说不定中原大国的问责使者已经在来我国的路上了,此时不宜过份招惹了隋国。渊盖苏文将军可率大军驻扎新城,待天暖些了便一路向北攻击,向靺鞨国索取土地城池。”高阿那决心已定,下令道。

    “末将谨遵王令。”渊盖苏文领命道。

    “还有,传令下去,西海沿岸我高句丽军民不可下海西渡,切莫招惹了隋国。待隋国大军向南用兵伐江南时,在酌情向西用兵。”

    “王上英明,臣等遵命。”殿上百官一致呼道。

    下朝之后,太子高元跟随父王高阿那回到后宫。

    高阿那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急问高元道:“汝弟建武现在何处?多日未曾见他了。”

    “父王,建武在数日前不听劝阻,自恃才高,已经带着两三个护卫前往隋国京城长安了,说是要参加隋国春季科举考试,不为作隋国大官,只为让隋国君臣见识我高句丽才子的风采。”高元小声禀报着,自己这个弟弟20出头年纪,从小便以高句丽第一才子自居,恃才放旷,目中无人。听说大隋春季科考不限国籍,便生出前往一试之念来。

    “哼!建武如此任性胡为,不计后果。若是暴露了身份,反作了隋国人质

    ,让为父如何保他归国?唉~”高阿那又气又急不禁长叹起来。相较自己两子,高阿那更加喜欢性格乖张、才学过人的幼子高建武。

    “父王不必为他担忧,建武自幼便研学儒家之道,此间造诣不比中原隋国学子差,且说的一口汉话,混在隋国学子之中,任谁也想不到他是我高句丽的王子的。”高元安慰着父亲。

    “嗯~只得任他去了。”高阿那无奈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