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三郎“嗯”了一声,不知他提起此事何意。

    曲云河见他神情,就知道他不能体会“你可知道什么是战略纵深?”在他想来,身在民间的十三岁的少年能通晓懂多少军事知识?

    不料燕三郎答道“即是可做战术调整、提供战略缓冲的空间。”

    曲云河一愕“千岁大人对你可真是用心了。”

    千岁的声音悠悠从书箱里传来“那可不是?”

    燕三郎默然。

    其实又不关千岁什么事,他看的杂书太多,连容生讲解古代战争也偶有提及,他出言细问过夫子罢了。

    “你既知战略纵深,就该知道一支大军动不动横跨数百里作战,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曲云河自己带过兵、打过仗,深谙其中利害,“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说万里赴戎机,就是赶路三百里打仗,要消耗的粮草都是个惊人数字。”

    粮草怎么运输?还不得动用后勤人马。人吃的粮、马吃的草,从后方运到前线,后勤队伍自己就要吃掉一大半以上,更不用提中间遇上天灾,遇上敌人的伏击等等问题。

    后勤的运输和调度能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一支队伍的机动性。

    战线拖得越长,这难度呈几何增长。

    “在骁国之后,鲜有国家能够这样长距离作战了。”

    这句话才引起燕三郎的注意“为何?”

    “骁国驱使俘虏行军,既作奴仆,又充口粮。”曲云河吁出一口气,“这样,他们就节省了大量粮食运输。”

    若有第四个人跟在边上,保准要听得毛骨悚然。但曲云河根本未从少年脸上看见一丝异样。

    燕三郎问他“你说‘从前’,这国家现已不在了吧?”

    “早不在了。”曲云河耸了耸肩,“早在靖国之前就消失不见。”

    少年目光微闪“看来,就算是这样打仗也救不了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