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点了点头:“等老三从永安宫出来后,派人将他截住,带到我这里来。”
“是。”
今天的东宫议事,说的就是运河的事情,其实从早先的洛阳开始,杨广就有意放权,让长子多多历练处理政务。
而事实证明,东京营造在太子和秦王的配合下,虽然延误了工期,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做的非常好的。
杨昭对老三杨铭,是放心的,因为营造洛阳的时候,老三心里想着的,根本不是怎么去赶工期,以获得父皇的欢心,而是怎么少死人。
但是老二完全是反着干。
三兄弟当中,以杨昭最为了解父皇,所以他知道,杨暕那边再怎么死人,只要能提前完工,必然获父皇青睐,觉得他是个能干事的。
这小子也太着急往上爬了......
给杨雄送礼,又给长孙炽送礼,怎么?他是不是觉得我快死了?
杨昭在身边人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对杨暕产生厌恶。
这时候,长孙炽从民部回来了,坐下后,他说道:
“陛下在压这件事,近来京师都在疯传,但朝会上一点动静都没有,想来陛下应该和御史台打过招呼了。”
杨昭沉声道:“老二给你送礼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
长孙炽愣道:“此事我已详述给了太子妃,殿下不知道吗?”
“知道,不过是再问你一遍,可有疏漏没有详述?”杨昭道。
长孙炽点头:“并无疏漏,当初是齐王长史柳謇之来找的臣,说是齐王希望在征调民夫和粮草供应上,千万要做好保障,臣当时的回答是,此乃分内之事,请转告齐王放心,除此之外并无其它。”
“可以理解,”杨弘在一旁道:“韦尚书过世,齐王担心民部保障会出纰漏,所以提前跟长孙打招呼,也是为了保障工程进展,看上去好像并无问题。”
杨雄在一旁摇头道:“怎么会没有问题?长孙是太子的人,他是否应该先跟太子打个招呼呢?就算见不到太子,难道不能请人转告一声吗?齐王不是嫌麻烦吧?”
“是。”
今天的东宫议事,说的就是运河的事情,其实从早先的洛阳开始,杨广就有意放权,让长子多多历练处理政务。
而事实证明,东京营造在太子和秦王的配合下,虽然延误了工期,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做的非常好的。
杨昭对老三杨铭,是放心的,因为营造洛阳的时候,老三心里想着的,根本不是怎么去赶工期,以获得父皇的欢心,而是怎么少死人。
但是老二完全是反着干。
三兄弟当中,以杨昭最为了解父皇,所以他知道,杨暕那边再怎么死人,只要能提前完工,必然获父皇青睐,觉得他是个能干事的。
这小子也太着急往上爬了......
给杨雄送礼,又给长孙炽送礼,怎么?他是不是觉得我快死了?
杨昭在身边人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对杨暕产生厌恶。
这时候,长孙炽从民部回来了,坐下后,他说道:
“陛下在压这件事,近来京师都在疯传,但朝会上一点动静都没有,想来陛下应该和御史台打过招呼了。”
杨昭沉声道:“老二给你送礼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
长孙炽愣道:“此事我已详述给了太子妃,殿下不知道吗?”
“知道,不过是再问你一遍,可有疏漏没有详述?”杨昭道。
长孙炽点头:“并无疏漏,当初是齐王长史柳謇之来找的臣,说是齐王希望在征调民夫和粮草供应上,千万要做好保障,臣当时的回答是,此乃分内之事,请转告齐王放心,除此之外并无其它。”
“可以理解,”杨弘在一旁道:“韦尚书过世,齐王担心民部保障会出纰漏,所以提前跟长孙打招呼,也是为了保障工程进展,看上去好像并无问题。”
杨雄在一旁摇头道:“怎么会没有问题?长孙是太子的人,他是否应该先跟太子打个招呼呢?就算见不到太子,难道不能请人转告一声吗?齐王不是嫌麻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