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府的组建同样少不了权衡计较。

    其中武职毋须,因为任命皆由李恪拿捏,既不需向始皇帝请议,也无需直属上司蒙恬同意,最终的人选自然大合李恪心意。

    他们包括亲卫军侯两人,田横、柴武;军师军侯两人,陈平、韩信;御使监一人,史?;军法史一人,古临;将作军侯一人,泰。

    可莫府的文职却没法如此顺心,其人员对应以后的郡治,一应皆需秦廷颁校

    权衡再三,李恪打算请李左车为郡尉,打算用他的智力来探寻役牧之法,始皇帝对李氏的这位才子多有耳闻,略一思谅便表示了认可。

    接着李恪又请谒者阴荷华为监御史,主监查百官并河间军事。这个提议让始皇帝怔了许久,可最终也没什么,只是点头同意。

    三官人选的顺遂让李恪不免有些松懈。

    他又连提三个人选,郡丞之职任陆衍,刑狱丞请调黄冲,主吏丞选定干练的阳周县丞牟定远。

    这其中,郡丞是代李恪料理民事的,理应亲信,黄冲、牟定远皆大秦传统官员,没有墨家与李恪私饶背景,始皇帝也无异议。

    关键在田仓丞和驿厩丞,此二职主税赋,车马二事,职位虽重,李恪却没有特别可心的,始皇帝当即推荐了李斯特,冯劫二人。

    这两人,一个是李斯的儿子,京官外配,一个是冯去疾的侄子,高职低就。

    李恪毫无防备地被摆了一道,感激涕零之余,心里直骂始皇帝为父不仁,防儿子居然跟防贼一样!

    可不管怎样,一个郡治的框子算是搭起来了。也不知是不是出自报复心理,李恪又以河间事与中原不同为由,请新设三丞。

    三丞一者,学室丞主普及教化,归化夷狄,人选是已经大体完成自身工作的儒,他那里买一送一,还有个不能当官的何珏也会一道来。

    三丞二者,官市丞主通商贸易,束缚游牧,人选则是偷偷在獏川脱掉商籍的吕奔。话李恪还为吕奔伪造过学室的履历,所以至少在身份上,吕奔为官最多算是起点高些,绝不会触动秦律法条。

    三丞三者,医卜丞主推医逐卜,不仅要培养人医,还要为牧人培养兽医,安养忠顺。这个位置李恪希望交给蛤蜊。作为夏无且的入室弟子,他的医术早已有名望,医而优则官,在大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或许是对先前的任命心有歉疚,或许是觉得新设的三丞是李恪心里治理游牧的关键,对于李恪明目张胆任人唯亲的举动,始皇帝连想都不曾多想就同意了。

    此事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