叆阳堡城分东西二城,东城呈方形,东、西城墙长达将近八百米,南、北墙的长度也各有三百多米,有西、南二城门。因为是参将治所,故此城墙修的特别坚固,为砖石包砌,内部乃是条石,外面包砖。城墙高将近三丈,底基宽也有两丈,该城四角皆有方形城台、凸出于墙外,上面布设着火炮巨铳。南门上有块门匾,上书三个大字“叆阳城”。

    东城内乃是民商房舍和备御衙门,乃是城内居民、外地商贩活动的主要地区。顺着街道过了东门,就到了西城。

    叆阳堡西城,与东城相连。西城只有南、北、西三墙,西城的东墙,借用东城的西墙。西城西墙长将近三百米,南北墙各长一百多米。也有西、南二门,东门即是叆阳东城的西门。实际上东西是两个相连的串城。西城内都是兵营马廊仓库,叆阳所属的五千兵马大部分驻扎与此。就战斗力而言,甚至还不亚于人数多他们一倍的清河兵。因为他们有个很能打的统帅:以义州参将平调叆阳主管辽阳副总兵事务、号称疯虎的明军猛将贺世贤。

    说起贺世贤,辽东的明军将领之中没有不知道的,因为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确实能征惯战的悍将了。这位陕西汉子乃是榆林人,小时候给大户人家做家丁厮养,为人仗义豪勇,天生的臂力过人;后来从军,转战北方边境,打过羌人、蒙古人、女真人,积功至沈阳游击,迁义州参将,可以说是在军队里混了大半辈子,典型的老兵油子。

    抚顺兵败之后,兵部点名调他前往叆阳镇守,并以原任主管辽阳副总兵事务。这算是变相的高升了,所以调令到后贺世贤颇为兴奋了一阵,军人只有在战争来临之际才能显示其价值,向他这种没背景纯是从小兵上来的边将,通过战场上立功几乎是向上爬的唯一途径。

    而且看此次女真闹腾的动静,朝廷是绝不会善罢甘休,最终很可能要大打出手,否则堂堂天朝上国的颜面往哪儿搁?建州女真这几年确实是成了气候,但是终究是个山沟沟里称王称霸的蛮邦小国,难道堂堂的大明朝亿万人口百万大军这样的大国会收拾不了他?

    自己被兵部点名调任,很可能要大用,说不定封侯就指望着这一仗了。所以贺世贤到任之后积极地操练兵马、勤修战备、置办军火器械,派遣哨探潜入女真境内打探军情,弄得颇为有声有色。结果忙了一阵之后却发现朝廷又没了动静,而通过往来的官文邸报得到的消息更令他失望,关内的援军遥遥无期,各级衙门拖拖拉拉互相扯皮,军饷甲马兵器到现在还置办不下来,朝廷的重臣们依旧忙于党争,似乎谁也没想认真和建州兵打上一仗。

    贺世贤就不明白了,这些大人们究竟是怎么想得?堂堂天朝公然被以前的奴才剃了眼眉,就算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也要忍不住痛加镇压,这些人居然还在想着招抚。难道他们脑袋里面都搭错了筋不成?难道他们不知道和这些蛮族讲什么仁义道德纯属对牛弹琴?

    今天他抢了你,你却招抚。他胆子大了,以后哪有不大抢特抢的道理?对付这种蛮族,就只有一个字:打!狠狠的打!彻底把他们打疼打怕。让他们以后再动歪脑筋的时候就会立刻想起以前的教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老实听话。

    比如现如今的叶赫,若不是当年李成梁在镇北关大捷之中将其部内的数千精锐彻底屠戮殆尽,一战彻底打掉了叶赫人的锐气,彻底打掉了敢于反抗明朝的胆气,彻底打服打怕了他们,现在哪里会如此听话?

    还有所谓的军饷粮草,堂堂天朝,竟然连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这岂不是可笑?

    国那么多人,每个人出一分银子,也有几百万两了。传说北京的紫禁城都是拿金砖铺的地,玉石玛瑙盖得宫殿楼阁,随便抠下一点儿来,也够军费了。还有以往前来辽东做生意的商人说江南一带富可敌国的那些大盐商大海商多如牛毛,各个都是家财亿万,让他们捐些出来报效国家又有何难?

    关外乃是蛮荒之地,中原却是花花世界繁华似锦,既然号称天朝,怎没会弄不出来银子呢?这简直是无法理解!真不知道户部里那些尚书侍郎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将,自己心里别扭也没什麽办法。只好走一步算一步,既然自己到了前线,不管别人怎么样,总要做好自己的事便是了。而且新上任的经略杨镐还是比较积极的,一出关即四处视察,不断的往内地催调人马,这是唯一令他欣慰的一件事。要说他现在对这场战争还抱有希望的话,那这希望就落在了杨镐的身上。

    而现在,从辽东经略行辕传来的密令和符信令箭已经到了叆阳备御衙门内,信件乃是用军中惯用的密语所写,经过解密之后的正文此时正捧在贺世贤的手中。

    现在辽东没有人知道经略行辕的准确位置,杨镐飘忽不定,走到哪哪里就是经略行辕。而那个送信的人,自称是经略行辕的特使。

    待看完了密令的内容,核对了加盖的关防印信,确认无误。贺世贤的心里产生了一丝激动,如果密令的内容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确实没看错人。

    “那特使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