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正喝酒的林忱一口气没提上,被呛得忍不住捂袖咳嗽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解赵丞相为何突然朝摄政王发难。
有大臣对赵九阑遥遥举杯,打圆场道:“赵丞相才能卓著,英俊潇洒,京都贵女哪个不一见倾心?若大人愿意,在下立即便可给您牵线搭桥……”
他话还没说完,赵九阑神色虽淡,手中斟满酒的酒樽一下脱了手。那酒樽乃用坚铜铸就,坚硬非常,只听“砰”的一声,对方的发冠被击落,黑发散落满头,酒水泼了满身,浑像个喝醉了酒的疯子。
“赵大人,你这是何意?”被打落发冠的大臣气得脸色通红,腾地站起身直指罪魁祸首。
“顾大人,真是对不住,在下酒劲上头手滑,这酒樽便脱了手。”赵九阑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好像方才掷酒樽的不是他,“不过,顾大人不好好为陛下效力,反倒整日想着做媒婆,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林忱一下子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大臣们虽都觉得顾大人的洋相出得实在丢人了些,但到底端着架子,面上强忍着笑,假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顾大人的脸早已气得紫涨,狠狠瞪了林忱一眼,到底碍着他平国公世子的身份,不好发作,忍着一肚子气去后院换被弄脏的衣物。
赵九阑看着那个狼狈的身影渐渐远去,戏谑一笑,迎面对上主座上的人:“摄政王如今移情高尚书之女,自是志得圆满。可臣对沈家女一见倾心,曾立誓今生只娶她一人。京都乃至整个晋国的女子,都不及她万分之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她失踪一天,臣便等她一天,她失踪一年,臣便等上一年。若摄政王有臣爱妻的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这话说得,好像笃定摄政王知道沈嘉仪下落一样。
顾承霄脸上隐隐现出阴沉狠厉,出口的每一个字都像落在冰窖:“赵大人若真看重沈姑娘,合该辞去丞相之位,天涯海角去寻,难道坐在这里凭着一张嘴,便可等到人么?”
赵九阑听出了话中讽意,敛了笑反击:“摄政王倒是挺关心臣的爱妻,难不成一年前的那把火还没将王爷的心意烧尽吗?”
此言一出,在座的众人都变了脸色。
顾承霄眼中淬满了寒冰:“赵丞相自己护不住永安侯府之女,反倒对着本王咄咄相逼,这是一国丞相该有的气度?若赵丞相实在无力相护,等他日寻回沈氏女,本王亦可代劳。”
“嗤,一年前都没能代劳,更何况是现在?”赵九阑好像打定主意要跟顾承霄一呛到底,嘴角浮起漫不经心地笑:“臣只记住欠爱妻一杯合卺酒,倒忘了摄政王连夜至京都,都还没来得及喝臣的喜酒吧?既如此,今日臣便敬一敬王爷,也算是尽了礼数了。”
说着,他举起侍女新端来的酒樽遥遥一敬,便要饮下。可酒未入喉,不知何处飞来一把短剑,那剑带着一股劲风,削铁如泥,眨眼间剑身就笔直插/入赵九阑手中的酒樽,将其钉在一旁的塑金梁柱上。
赵九阑忽觉手中一空,下意识地向主座看去。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解赵丞相为何突然朝摄政王发难。
有大臣对赵九阑遥遥举杯,打圆场道:“赵丞相才能卓著,英俊潇洒,京都贵女哪个不一见倾心?若大人愿意,在下立即便可给您牵线搭桥……”
他话还没说完,赵九阑神色虽淡,手中斟满酒的酒樽一下脱了手。那酒樽乃用坚铜铸就,坚硬非常,只听“砰”的一声,对方的发冠被击落,黑发散落满头,酒水泼了满身,浑像个喝醉了酒的疯子。
“赵大人,你这是何意?”被打落发冠的大臣气得脸色通红,腾地站起身直指罪魁祸首。
“顾大人,真是对不住,在下酒劲上头手滑,这酒樽便脱了手。”赵九阑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好像方才掷酒樽的不是他,“不过,顾大人不好好为陛下效力,反倒整日想着做媒婆,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林忱一下子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大臣们虽都觉得顾大人的洋相出得实在丢人了些,但到底端着架子,面上强忍着笑,假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顾大人的脸早已气得紫涨,狠狠瞪了林忱一眼,到底碍着他平国公世子的身份,不好发作,忍着一肚子气去后院换被弄脏的衣物。
赵九阑看着那个狼狈的身影渐渐远去,戏谑一笑,迎面对上主座上的人:“摄政王如今移情高尚书之女,自是志得圆满。可臣对沈家女一见倾心,曾立誓今生只娶她一人。京都乃至整个晋国的女子,都不及她万分之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她失踪一天,臣便等她一天,她失踪一年,臣便等上一年。若摄政王有臣爱妻的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这话说得,好像笃定摄政王知道沈嘉仪下落一样。
顾承霄脸上隐隐现出阴沉狠厉,出口的每一个字都像落在冰窖:“赵大人若真看重沈姑娘,合该辞去丞相之位,天涯海角去寻,难道坐在这里凭着一张嘴,便可等到人么?”
赵九阑听出了话中讽意,敛了笑反击:“摄政王倒是挺关心臣的爱妻,难不成一年前的那把火还没将王爷的心意烧尽吗?”
此言一出,在座的众人都变了脸色。
顾承霄眼中淬满了寒冰:“赵丞相自己护不住永安侯府之女,反倒对着本王咄咄相逼,这是一国丞相该有的气度?若赵丞相实在无力相护,等他日寻回沈氏女,本王亦可代劳。”
“嗤,一年前都没能代劳,更何况是现在?”赵九阑好像打定主意要跟顾承霄一呛到底,嘴角浮起漫不经心地笑:“臣只记住欠爱妻一杯合卺酒,倒忘了摄政王连夜至京都,都还没来得及喝臣的喜酒吧?既如此,今日臣便敬一敬王爷,也算是尽了礼数了。”
说着,他举起侍女新端来的酒樽遥遥一敬,便要饮下。可酒未入喉,不知何处飞来一把短剑,那剑带着一股劲风,削铁如泥,眨眼间剑身就笔直插/入赵九阑手中的酒樽,将其钉在一旁的塑金梁柱上。
赵九阑忽觉手中一空,下意识地向主座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