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弯了弯嘴角,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对了,你平日练的剑没带来,我差人去相府取。”
徐奕忙拉住他:“自请闭关可是你自己说的,现在让人去相府,问国相要计谋吗?况且不就十天?什么剑都能将就。”
他说这话没错,李储已经给好了题,李泓若是此时差人去相府,被人抓到把柄,反将一军,作战布局再好也是功亏一篑。
李泓也知道这个道理,只好作罢,转念,他又问道:“子奕怎么知道是十天?贺老九说的吗?”
徐奕疑惑道:“贺老九是谁?”
“父王身边的贺公公啊,收了九个假子,宫里人都知道,就叫他贺老九。”李泓笑了笑,问道:“子奕不知道?”
这个……还真不知道。
徐奕“哦”了一声,温声道:“别当他面叫。”
贺公公虽是内侍,却是内侍的老大,熙王的“眼前人”,最能在李储面前煽风点火,徐奕也是担心李泓的一时嘴快,被这老内侍听到了,会给李泓穿小鞋。
李泓当然不会傻到跑贺公公面前大喊他“贺老九”,他拉着徐奕坐下,给徐奕倒了杯茶,小嘴叭叭地问:“子奕还没回答我,你是怎么知道十天的,这都能算出来,真是……”
徐奕无奈地打断他:“蒙的……随口一猜。”
“嗯?”李泓不信。
徐奕苦笑一声,解释道:“约战已经拖了半年,前几日歆国送信说地点已经定了,催促我们早日定约战时间。歆国把地点定在两国交界的淮江,若是我,定会把时间选在清明之后,江水充足之时。”
徐奕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这是他跟李泓谈论军政时的一贯作风——说一半留一半,让李泓自己去想、去悟。
李泓果然恍然大悟,接着说道:“熙国地处南方,将士尤擅水战,中原地区的歆国却不擅长,所以要等淮江的水涨起来,最佳作战时间就在清明前后。今日恰好是春分,也就是说再有半月就是约战的最好时机,父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五日,所以子奕你猜测是十天,对吗?”
徐奕笑着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的子奕就是厉害,刚来就把作战时间定好了。”
徐奕:“……”
徐奕忙拉住他:“自请闭关可是你自己说的,现在让人去相府,问国相要计谋吗?况且不就十天?什么剑都能将就。”
他说这话没错,李储已经给好了题,李泓若是此时差人去相府,被人抓到把柄,反将一军,作战布局再好也是功亏一篑。
李泓也知道这个道理,只好作罢,转念,他又问道:“子奕怎么知道是十天?贺老九说的吗?”
徐奕疑惑道:“贺老九是谁?”
“父王身边的贺公公啊,收了九个假子,宫里人都知道,就叫他贺老九。”李泓笑了笑,问道:“子奕不知道?”
这个……还真不知道。
徐奕“哦”了一声,温声道:“别当他面叫。”
贺公公虽是内侍,却是内侍的老大,熙王的“眼前人”,最能在李储面前煽风点火,徐奕也是担心李泓的一时嘴快,被这老内侍听到了,会给李泓穿小鞋。
李泓当然不会傻到跑贺公公面前大喊他“贺老九”,他拉着徐奕坐下,给徐奕倒了杯茶,小嘴叭叭地问:“子奕还没回答我,你是怎么知道十天的,这都能算出来,真是……”
徐奕无奈地打断他:“蒙的……随口一猜。”
“嗯?”李泓不信。
徐奕苦笑一声,解释道:“约战已经拖了半年,前几日歆国送信说地点已经定了,催促我们早日定约战时间。歆国把地点定在两国交界的淮江,若是我,定会把时间选在清明之后,江水充足之时。”
徐奕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这是他跟李泓谈论军政时的一贯作风——说一半留一半,让李泓自己去想、去悟。
李泓果然恍然大悟,接着说道:“熙国地处南方,将士尤擅水战,中原地区的歆国却不擅长,所以要等淮江的水涨起来,最佳作战时间就在清明前后。今日恰好是春分,也就是说再有半月就是约战的最好时机,父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五日,所以子奕你猜测是十天,对吗?”
徐奕笑着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的子奕就是厉害,刚来就把作战时间定好了。”
徐奕:“……”